Windows在中国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学校普遍开设Windows相关课程,然而,由于源代码不公开,学生们往往只能了解其表面特性和操作技巧,无法深入理解其内核工作原理。
关于是否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内核,有人质疑,认为中国人只需购买微软的Windows就能满足需求,何必自费研发。甚至有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建议中国发展离岸外包业务,而非操作系统。然而,2008年微软的“黑屏”事件警示了中国,对自主可控软件的需求。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促使“核高基”专项的启动,旨在发展自主操作系统,以应对可能的技术控制。
发展自主操作系统并不仅仅出于安全考虑,还在于经济利益和带动软件服务业。开源软件Linux为中国提供了支持,毛德操先生的《Windows内核情景分析》则为读者揭示了Windows内核的奥秘,尽管受限于开源代码,作者通过ReactOS和部分微软公开源代码进行分析,为理解Windows内核提供了新途径。
这本书并非纯学术著作,而是“兼容内核”项目实践经验的结晶。毛德操倡导的“兼容内核”旨在开发一个能支持Linux和Windows应用的统一内核,与Wine项目有相似之处,但更具直接性和潜力。尽管遭遇质疑,但“兼容内核”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自主可控、价格亲民且兼容多平台的选择,对用户来说无疑是福音。
国家发改委和浙江省科技厅的支持对于推动软件创新至关重要。毛德操通过领导“兼容内核”项目,积累了宝贵的开发经验,这本书将对软件开发实践提供实用指导。《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的成功预示了《Windows内核情景分析》同样会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09年3月9日的评价中,对毛德操先生的著作和中国软件自主创新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扩展资料
《Windows内核情景分析》通过分析ReactOS的源代码介绍了Windows内核各个方面的结构、功能、算法与具体实现。全书从“内存管理”、“进程”、“进程间通信”、“设备驱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所有的分析都有ReactOS的源代码(以及部分由微软公开的源代码)作为依据,使读者能深入理解Windows内核的方方面面,也可以使读者的软件开发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