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没有最好的医院排名,医院是给病人看病的,不分好和差,只分等级,这也是平衡医疗资源,让人们不要都去等级高的医院,小病就去等级低的医院也是能看好的。
上海脑梗康复医院前十名
林先生是一位60岁的工程师,半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梗让他失去了生活能力,左侧肢体不听使唤,无法独立行走,许多日常生活也需家人帮助,他辗转多家医院就诊都诊断为“脑梗后遗症,左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进行了治疗和康复都不见起色,原本开朗的他情绪日渐低落。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康复科,经过康复科医生和治疗师的认真评估后诊断为“左侧肢体运动性失用症及步行失用”。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下“失用症”。失用症(Apraxias)是指在无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性障碍、感觉缺失、视空间障碍、语言理解障碍、注意力差或不合作等情况下,躯体出现运用障碍,不能正确地计划、执行以前所能熟练完成的行为和动作,将会妨碍患者的独立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临床上,失用症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失用症其表现、机制、损伤部位不尽相同。通常是病变累及了大脑的优势(通常为左)半球,顶下小叶缘上回运动区和运动前区及胼胝体,支配血管为大脑中动脉。林先生的病灶就在左侧大脑半球的胼胝体区及左侧半卵圆区。
林先生的头颅核磁共振片弥散加权像
失用症的简单分类
双侧性失用
单侧性或分节性失用
意念运动性失用
运动性失用
意念性失用
口、舌、面失用
结构失用
交感性失用
穿衣失用
胼胝体失用
步行失用
失用症的评估
Goodglass失用测验表
运动性失用、意念性失用与意念运动性失用评估特点区别
颜面部动作
①咳嗽;②用鼻用力吸气或嗅;③吹火柴;④用吸管吸饮料;⑤鼓腮。
肢体动作
①“再见”;②“过来”;③手指放唇上作嘘声;④敬礼;⑤“停止”;⑥刷牙;⑦刮胡须;⑧钉钉子;⑨锯木板;⑩用螺丝刀。
全身动作
①拳击;②打高尔夫球;③正步走;④铲雪;⑤立正、向后转、再向后转、坐下。
检查项目
运动性失用
意念性失用
意念运动性失用
执行口令
动作笨拙,但可以完成
X
X
模仿动作
动作笨拙,但可以完成
√
X
实物操作
动作笨拙,但可以完成
操作混乱
√
林先生的评估结果为左侧肢体运动性失用,同时存在步行失用:
运动性失用
概念肢体运动性失用症为双侧或对侧运动区(4区及6区)及其纤维或胼胝体前部病变,引起对侧肢体尤其是上肢远端的运动障碍。仅限于上肢远端,失去执行精巧、熟练动作能力,患者执行口令模仿及自发动作均受影响,如不能书写、扣衣、擦燃火柴等精细动作。表现为一侧手指实施精细快速动作或系列灵巧的单个手指的运动障碍,如手指拍打,弹琴样动作有障碍,笨拙而不熟练。
步行失用
失用症的一种。表现为不能发动迈步步行动作,但能越过障碍和上楼梯,如在患者脚的前方放一个障碍物,他可以顺利地迈出第一步且继续行走,但拐弯困难。病灶常在由大脑前动脉供血的运动皮质中央前回的下肢区。
失用症的康复治疗
经过评估明确林先生功能障碍原因为“失用症”后,康复科医生治疗室团队给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改善功能的作业活动
在治疗前及治疗中给患肢以触觉、本体感觉和运动觉刺激,加强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计划的输出。对于动作笨拙和动作异常尽量不用语言来纠正,而应握住患者的手帮助其完成动作,并随动作的改善逐渐减少辅助量。训练前先进行想象或观摩,然后再进行尝试。
功能适应性训练
不宜将活动分解,应尽量使活动在无意识的水平上整体地出现;ADL训练应尽可能在相应的时间、地点和场景进行。虽然在训练中以上两种策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在康复过程中是两种策略的结合。通常在疾病或损伤早期以改善功能的恢复性策略作业活动为主,然后逐渐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功能代偿和适应训练的治疗比重。
4E康复评估训练系统
所谓“三维4E”,就是让偏瘫上肢障碍的患者运用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在三维空间中开展立体的4E评估和训练,即首先康复评估(Evaiuation)、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制定康复方案(E-pian)、对康复方案进行康复实施(Execution),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延伸(Extension),对患者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指导,是电脑技术与康复工程结合的新技术。是以主动训练重塑受损大脑神经为目的,在训练上肢功能的同时对病友的多种功能障碍实现全面康复。
运动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后,林先生终于能独立行走并能用左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了,脸上也逐渐出现了久违的笑颜,康复治疗让他重拾信心、回归家庭和社会。
进行康复治疗
撰稿人:夏菁,普陀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