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
企业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之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同心圆模式
《导则》确定了同心圆模式来体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总体要求。这种同心圆模式给出了有《导则》所规定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8个一级要素,这8个一级要素构成一种从内向外的层次关系。
第一层,“安全承诺”要素。该要素处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属于核心性要素,其重要性由此体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INSAG-15报告中,将“承诺(commitment)”作为安全文化关键要素中的“首要”要素,“组织中的高层对安全和强化安全文化的承诺是实现卓越安全绩效的首要和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也都表明,安全承诺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第二层,“行为规范与程序”要素。该要素为准则性要素,是为了保证安全承诺能够有效落地、落实而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所做的安全规范性要求。建设安全文化必然要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因此,每一位员工、每一种作业、每一个岗位的安全要求都必须用严谨的、适用的规范和程序加以明确,否则安全文化建设过程就没有好与不好的依照标准了。企业传统安全管理所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程序等,都属于这里要求的安全行为规范和程序。安全行为规范和程序必须让执行者知晓、理解和遵守,安全文化建设要实现的是让安全行为规范和程序成为员工内化的行为准则。
第三层,四个并列的要素——“4S要素”。在这一层上,并列着4个要素: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事务参与、安全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这4个要素构成了让第三层的准则性要素有效执行和完善提高的保障性机制。
“安全行为激励”要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引导性要素。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员工安全行为的过程,这种引导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运行才能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人的可观察的动作,包括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不包括大脑的思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