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原为三元古庙,在广州市北郊三元里村内,是清初所建供奉北帝的庙宇。
鸦片战争期间,英侵略军于1841年5月下旬侵入虎门,进犯广州,调遣船舰在广州西北郊增埗登陆,盘踞四方炮台为司令部。
英军在迫使清将奕山签约赔款之后,还恣肆蹂躏三元里等村庄。
三元里菜农韦绍光等怒击入村淫掠的英军,村人随即群集三元里誓师反抗侵略,并向萧岗等乡求援。萧岗举人何玉成飞柬通传各乡,发动社学参加抗英。5月30日,英军被一百零三乡农民阻击于牛栏冈,在暴雨中溃逃,死伤甚众。次日,乡人进而包围了四方炮台,从化、花县、增城的农民也纷纷驰至。
英侵略军被迫撤出炮台,下舰而去。三元古庙后已荒废,近于五十年代修缮复原,设为抗英纪念馆。
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在三元里村口的马岗上,它是1950年10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建立的。
碑文刻:“一八四一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碑周围有护墙,广植树木,供人瞻仰。
应县三元寺正规吗
中央文明办于11月30日在上海长宁区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了11月“中国好人榜”,曹居台、燕新世两位朔州人榜上有名。
曹居台是朔州应县人,于2006年5月,创办了应县八中八小,2012年8月又完成了八小的迁校工程,同时创办了应县第八幼儿园。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人士,曹居台把回报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他为家乡人畜吃水、修路植树捐资40多万;为贫困生减免学杂费、资料费、生活住宿费100多万元;为应县一中赞助50万。2012年秋季,在他所创办的三所学校,他启动了“助孤成才、共享阳光”爱心工程,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无条件地接纳本县南寺孤儿院、三元寺和全县各地不同年龄段的55名孤儿就读八中、八小、八幼。在生活上学校无偿为这些孩子提供被褥衣服和日用品,免费就餐,同时为其配备了生活老师,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在学习上,免收所有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学习用品,同时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和学段由专职教师进行心理辅导。
燕新世是右玉县右玉中学一名普通教师。自1987年调入右玉中学工作后,他多次获得教育系统“模范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2009年6月13日20时25分,正参加同事婚礼的燕新世听到了救命的呼喊声,奋不顾身地跳进6米深的化粪池营救落井儿童。他忍受着扑面而来的窒息空气和污浊的粪水,用双手拼命托起了孩子。孩子得救了,而燕新世却因严重缺氧、体力不支而英勇牺牲。他用自己44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本报曾用一个整版的规模率先报道了燕新世的先进事迹。2009年12月1日,燕新世被国家民政部、山西省政府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麻世杰 曹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