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八景是广东新会人民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评出的八个当时最能代表新会美丽自然风光的景点,分别为圭峰叠翠、小鸟天堂、叱石松涛、公坑雀花、象山秋月、葵湖春晓、银洲塔影、崖门览胜。
新会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自明朝以来新会就有流传的八景,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评出八景,于是新会有"旧八景"和"新八景"。旧八景为古冈独松、象山秋月、黄云樵笛、紫水渔舟、江门晚渡、熊子归帆、崖门春浪、圭峰瀑布。
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的新会八景并没有包括所有新会的著名自然风光,例如古兜温泉和银湖湾。
新会八景歌谣
四邑属于广府,四邑话属于粤语,但是,有些话又与粤语有所不同,让人觉得很奇怪。有人把四邑话编成歌谣来唱。是不是觉得四邑话特别有趣?
荔枝叫“荔基”,
傍梯叫“傍企”,
食盐叫“上味”,
马蹄叫“马茈”,
木虱叫“胶泌,
贪心叫“麻皮”,
骄傲叫“大鼻”,
回家叫“理己”。
其实这并无恶意,反倒有意有趣,细细品味,句句颇有来历。
荔枝叫“荔基”,荔枝又古称“荔支”、“荔子”。“荔基”相信是古冈州土音相传,口语中,并且常将“荔”字变调为阳平声“黎”音。
傍梯叫“傍企”,梯子上头傍墙下头着地,粤语叫“傍[bànɡ]梯”,在新会话中,由于梯与女阴hɑi同音,为不致称呼不雅,改呼“傍企”。粤语称竖立、站立为“企”。新会有些地方索性叫作“踏横[wànɡ]”,因为它每一个踏级一条横木。另“泰”又与此同音,棠下话力避尴尬,将“泰”读成“初”音。
食盐叫“上味”,人们饮膳缺不得食盐,多数食物虽有香甜酸辣之味,但还必须加入食盐,才能将其味道充分调配出来。将最普通的食盐捧为“上味”当然可以理解。
马蹄叫“马茈”,有一种疏果叫马蹄。广东人叫做"马茈。马蹄不是马的蹄,是一种疏果。
为什么叫"马茈?古称凫茈(凫茨),可能广东人将马蹄和凫茈,简称为"马芘。"《广东俗语考》:"茈 , —曰馬蹄。本名鳧茈『劉元傳』掘鳧芘而食之。『本草』一名烏芙。俗名荸薺。粤呼马蹄。象其形也"。所以,广府人叫马蹄做马茈是有依据的。
贪心叫“麻皮”,“麻皮”即“癞皮”,贬义,癞谐音“赖”,指耍赖、赖皮,今天广州话有“发老赖”的俗语。贪心耍赖,本地话叫“麻皮”,等同于粤语“赖皮”。
木虱叫“胶泌,粤人叫臭虫为木虱,四邑还多了个狗蜱。
木蚤叫做臭虫,在五邑地区又叫做狗蜱。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
臭虫为何又叫狗蜱呢?原来是叫狗屁的,因为臭虫跟狗屁一样臭不堪闻,狗屁与狗蜱谐音,所以狗屁变成了狗蜱。
骄傲叫“大鼻”,骄傲的人鼻子朝天,对别人爱理不理,本地人认为是“大鼻子”,语言相沿袭。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恰恰相反,相学认为大鼻子是忠厚的相貌。
回家叫“理己(音机)”本地话说家里“屋己”(与阳江话同),等于广州话的“屋企”。“理己(变调阴声)”,旅归回去家里。理,去,如会城话“理玩[lǎo]”,去玩。而“嚟(音离)己”,回来家里。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