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十大名医的名字有那些
中国现在根本就没有十大名医这个说法!
我倒是勉强整理出古代十大名医,按出生年月为序:
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
2:华佗 (约145年~208年)
3: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
4:黄甫谧(215年~283年)
5:葛洪 (284年~364年)
6:孙思邈(541或581~682)
7:钱乙 (约1032年~1113年)
8:朱震亨(1231年~1351年)
9:李时珍(1518年-1593年)
10:叶天士(1666年~1745年)
中国现代十大名医
没有“中国现代十大名医”的说法,知名的有钟南山、林巧稚、邓铁涛、吴咸中、任应秋等。
1、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2、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3、邓铁涛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2019年1月10日上午6:06,104岁的邓铁涛教授去世。
4、吴咸中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5、任应秋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
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
中国医学界的权威人物是谁?
吴阶平。
吴阶平(1917.1.22- 2011.03.02),名泰然,号阶平,江苏常州人,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老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大爱情怀,赢得了海内外患者的尊敬,他作为国之瑰宝,当之无愧,吴老的精神永存。吴老是医学界和医学教育界的泰斗,他的思想指引着医学界的发展。
中国现代著名的医学家有哪些?
中国现代著名的医学家具体如下: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著名微生物免疫学家:谢毓晋。
微生物学家:李河民。
生物化学专家:梁植权。
病理学专家:白希清教授。
临床内分泌学家:朱宪彝。
中医信赖的带头人:吕炳奎。
名中医:冉雪峰。
一代名医:施今墨。
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
中医内科学家:姜春华。
著名中医内科教授:邓铁涛。
中医内科教授:董建华。
中医内科学家:董德懋。
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做出贡献的外科专家:吴咸中。
著名内科学教授:张孝骞。
著名热带病学专家:钟惠澜教授。
著名内科学、内分泌学专家:邝安堃。
内科专家:王权咸。
著名心脏内科专家:陶寿淇教授。
心血管病专家:陈可冀。
外科专家:兰锡纯。
著名外科专家:傅培彬教授。
胸外科专家:辛育龄。
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
烧伤学教授:杨之骏。
成形外科教授:朱洪荫。
整形外科专家:张涤生。
骨科专家:冯传汉教授。
骨伤科专家:尚天裕教授。
著名骨伤科专家:叶衍庆教授。
著名麻醉学教授:谢荣。
著名皮外科中医:赵炳南教授。
皮肤病专家:马海德。
皮肤科专家:杨国亮。
中外闻名的皮科专家:胡传揆教授。
妇科专家:于载畿。
妇科专家:郭泉清。
儿科专家:郭迪。
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吴学愚教授。
著名眼科专家:郭秉宽教授。
眼科专家:陈耀真。
放射科教授:胡懋华。
医务界的前辈、公共卫生学专家:金宝善教授。
环境卫生学教授:杨铭鼎。
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戴自英教授。
预防医学家:蔡宏道。
药用植物学家:肖培根。
儿科护理专家:王懿。
护理学专家:王琇瑛。
中国十大名医 古代名医个人简介
1、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张锡纯
张锡纯是晚清著名的医学家,是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他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被誉为“近代中医第一人”,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被称为我国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是近代中医最受欢迎的医学著作。所创方剂200多个,有不少方剂至今仍被广为流传,且屡用屡效。
2、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早年入主太医院,后来辞去太医职务,跋山涉水,走遍大江南北,考证古今本草著作成百上千,花费27时间,终于写成震惊中外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被达尔文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李时珍的卓越成就,被后世誉为“药圣”,被李约瑟誉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晚年所著《濒湖脉学》更是中医脉诊入门的不二神作,至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成为中医入门的必读专著。
3、儿科鼻祖:钱乙
钱乙是宋代的太医院丞、翰林医学士,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他一生妙手仁心,终其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践行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被后人誉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另外,钱乙创方也极其精妙,他将张仲景的肾气丸改为六味地黄丸,名流千古,至今广为流传。
4、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道士,天资聪明,却不愿入朝为官,终身为科普中医而奋斗。写成的《千金方》(由《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组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医生,全世界第一个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全世界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他是悬丝诊脉的发明人,至今无人继承此项绝学。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所著《大医精诚》至今被中医人士家弦户诵,被唐代宗誉为“百代之师”,被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世人尊称为“药王”,而且还是古代名医中,寿命最长的医生。
5、小仙翁:葛洪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平生有《肘后备急方》传世。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创造性的对狂犬病采取预防措施,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欧洲免疫学家巴斯德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再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但却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葛洪是全世界第一个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人,而且直到千年以后,青蒿素的发明、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都是受到葛洪的学术思想的启发。
6、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用毕生精力写成《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最早记载了人工呼吸的操作雏形,比国外早了1600年[1];张仲景首创了药物灌肠法,比西方医学早了上千年。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被海内外医学人士学习,被后人誉为“经方大师”“医圣”,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7、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不仅对中医中药极其娴熟,对于针灸、外科手术更是炉火纯青,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杰出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手术麻醉的医生,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他在外科手术方面,颇有成就,相传因为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从而被多疑的曹操误以为是在谋害他,于是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果了华佗,直到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无医可治的时候,才幡然悔悟错杀了华佗。正是因为华佗如此高超的医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另外,华佗发明的五禽戏,至今仍是养生导引术的必学之术。华佗与张仲景是同一时期的名医,有“南华北张”之说。华佗在民间,被尊为“神医”,名气要比张仲景大很多。再者,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却专门为华佗写有传记,却并没有给张仲景写传记,足见,华佗的医学水平,在东汉末年是最高的。
8、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号卢医,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全科医生,著成《黄帝八十一难经》传世。扁鹊的学术成就,至今都是个谜,很多技术都惊为天人,今人听到扁鹊的医学故事后,不是瞠目结舌,就是叹为观止。扁鹊在救治虢国太子的休克假死,成了“起死回生”的神医;在《列子》中记载,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换心,厉害之处在于是给两个活人把心脏对换,而且两个活人依然活着,从换心后出现的症状来看,与现代心脏置换术之后的症状惊人的相似,这应该不是作者凭空猜测的;在《史记》中记载,扁鹊的眼睛能够“视垣一方人”,比现代的CT还厉害。当然,这些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他对于中医诊断学的推进,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此,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
9、医祖:岐黄(岐伯与黄帝)
岐黄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创始人,是中医古代第一个医学团体或者是医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黄帝和岐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是五帝之首,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黄帝与当时最著名的医官岐伯等人对医学的探讨,被后人整理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首,它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生命规律,创建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病治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哲学、天文、气象、物候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第一步围绕生命问题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医几千年难以超越的旷世巨典。而岐伯与黄帝,往往二人并称为“岐黄”,被誉为“医祖”,后世医家也常把“岐黄之术”作为中医的代称。
10、药神:神农
神农是古代三皇中的地皇,是中医药和农业的发明者。神农一生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织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场,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神农氏为“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使百姓益寿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尝遍百草,被人们称之为“药神”,又被称之为“药祖”。后人将他的寻药记录,整理成《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药学的经典之作,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而且,《神农本草经》中对于300多味药的功效主治都有明确记载,不仅对中药学有巨大贡献,还对中医症状学有着前所未有的奠基作用。
医学界三大泰斗分别是谁?
中国医学界三大泰斗:
1、90岁“皮肤科百科全书”朱钵
朱钵,男,主任医师,教授,195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曾任皮肤科主任,历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常务会员,河南医学会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皮肤病和性病杂志》编委。
2、91岁“国医大师”张磊
张磊,师事于当地老中医张炳臣门下,出师后,悬壶故里。现任河南中医学会会长,中药学会会长。系国家“十五”攻关“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的名老中医。先后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注释《产鉴》一书,著有《张磊临证心得集》和《张磊医馀诗声》。
3、99岁“眼科界泰斗”张效房
张效房,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开封,男,回族,中共党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和常委、眼科学会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组长及名誉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及名誉副会长。
:
国医大师张磊医学成就:
张磊主任医师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崇尚致中和平,精心研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博采百家之长,勤于临床探索,在几十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精湛的医术。
他遵《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盛,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在临证中对“异病同因”、“ 异因同病”“复症多因”的复杂病症,明辨求本,洞悉症结,求其所主,或攻补兼施、或温凉同进、或标本先后、或主次逆从。
有常有变,知常达变,有缓有急,层次井然,皆可法可从。创立了具有临证特色的八法:疏利法,涤浊法,轻清法,灵动法,运通法,燮理法,达郁法,固元法。
张老在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治学严谨,医理纯熟,医术精湛,已然形成了他独特的“动和平”学术思想。
张磊教授治学严谨,不但医术精湛,又言传身教,把自己的专业技术传给学生和弟子。他培养出的两个学术继承人都已在河南中医学院的医疗岗位上成绩斐然。
-朱钵
-张磊
-张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