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天
需要玩2~3天‼️ 万仙山景区包括郭亮村和南坪村,您可以一天去郭亮村、一天去南坪村游玩。
如果您有时间,您可以在郭亮村玩2天、在南坪村玩1天。
万仙山需要爬山几小时
被冗长的假期所困扰,不知道人流如潮中何处赏秋
被空荡荡的照片蛊惑,却一头扎进了喧哗的人群里
多少个令人又爱又恨的长假,在昏昏沉沉麻麻木木中,和逛街、电脑、手边的纸巾度过……
幡然醒悟,我在蚁群般的城市生活,却默默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我出生于最纯粹的母体,却再没有和大自然交流过……
南太行山
南太行山
【为什么去这里】
抗战时期,一首《在太行山上》“看吧千山万壑,铜墙铁壁,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让我懂得太行山曾经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主战场;
70年代初,一首《红旗渠》“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让我知道太行山是一个环境十分艰苦的地方;
后来,一张郭亮的挂壁公路照片,让我为太行山人的愚公精神所感动。
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第5期,“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让我对太行山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一直把徒步太行山作为一个目标,希望有一天能亲临其境,用眼去搜寻太行山一道道旖旎风光,用心去感受太行山之美。
【为什么和驴友一起去】
亲近自然:这个路线经过了精心策划。在中国太行山脉(开发或者没开发)中我们都选择了比较有特点的地区。旅行中我们会充满一颗探索的心。
通过徒步的旅行方式,涵盖南太行山最具特色的20几个地方,白陉古道、黑毛沟、磨河壶口瀑布、红豆杉树大峡谷、抱犊沟、一线天、七仙潭、八里沟景区、抱犊天梯、九莲山景区(西莲寺)、后静宫、锡崖沟、锡崖沟挂壁公路、张沟、十字岭、王莽岭景区、万仙山景区(郭亮村)、郭亮洞、郭亮天梯。
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我们更是会安排在旅行中体验当地真实生活的环节,和当地人深入的请教和交流。由于太行山形势险峻,除了绝美经典的景色外,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时期,都有很多事迹让我们深入去探究。
无论是美丽独特的风景,还是了解太行山的人文历史,或者挖掘晋豫交界地区的民俗、饮食。探索,让这次旅行渐入深度。
体验户外:在此次太行山徒步穿越的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这是能获得独特旅行经历的一种方式,这些活动能使每个人参与其中,融入自然。比如;山涧徒步、峡谷溯溪、穿越丛林、行走乡村小道等。所有安排均为基本层面的健康活动,而不是挑战极限或者无畏的探险,更不是专业技能和高强度的体力要求。有的只是每个人的毅力、耐心和自我突破,从而获得很多深刻的感受。
探访民居:敞开心扉,抛开条条框框的束缚,放开自己,与当地人打成一片,在遥远的城市之外和你的队友把酒言欢,将自己最大化的融入到旅行中来吧。在本次太行山旅行中我们会创造很多与原住民交流的环节。通过交流,让我们了解精彩的中原文化,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在旅程过程中或者结束后,我们都会让每个人分享本次旅行中的故事和特殊经历,是一句话,或者是一张照片,或者是在旅途中认识的队友或者陌生人,或者是某个人生顿悟,让我们的旅行成为一笔印刻在人生轨迹上的色彩。可以回味,可以珍藏,因为我们都共享本次旅行的收获。
【路线梗概】 河南新乡—辉县—薄壁—双底村—秦家磨—红豆杉树大峡谷—马武寨—七仙潭—抱犊村—八里沟—抱犊村—西莲—锡崖沟—张沟—垭口—十字岭—垭口—王莽岭—营盘寨—王莽岭—南马庵—郭亮—辉县—新乡
壹: 河南新乡—辉县—薄壁—双底村—白陉古道—黑毛沟—双底村——白陉古道—黑毛沟—马鞍山—双底(从双底村开始,往返都是徒步线路)
07:32到河南新乡火车站,到附近吃早餐.
08:00从新乡转车到辉县的双底村,汽车经过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平甸村时,太行山的雄姿已初露端倪,大家可以中途停车先欣赏一下风景。
11:00到达我们徒步的起点双底村,今天就在当地有名的“古道驿站”下榻
14:00在古道驿站吃完简餐后开始出发去白陉古道。白陉古道位于双底村西北面,村中的小路直通古道口。
15:00沿着古道向黑毛沟行进。
16:00上马鞍山,俯冲着72拐这个山沟沟里挖掘出来的的公路。,同学们赶紧拿出自己的相机抢占最佳拍摄位置。
17:00准备返回我们今晚入驻的“古道驿站”此时农家已经准备好了当地最有特色的农家菜招待我们了,这里山道险阻,除了一些热衷户外老驴,就是当地村民了,当然,民风也比较古朴。
19:00初探太行,同行的伙伴们肯定各种好奇新鲜,可以请当地老人讲 “红旗渠”“南太行游击队”的故事,当然,按照我们的约定每个人必须准备一个有关太行山的故事,没说完今晚就不能进屋休息了。
当天住宿:古道驿站(当地民居)干净卫生多人间,可洗澡,但当地是偏远农村条件有限……
饮食情况:早餐:新乡火车站附近 午餐:古道驿站家里 晚餐:古道驿站家里
徒步路况: 第一天热身,当天往返徒步3个小时(包含途中休息)全程山林泥土路、乡村石头路、爬坡较少。
【双底村】
位于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现约有70多户人家,200多人口。四周全是千米以上的高山绝壁,中间是一块可耕作的平地。平地的中间有一座马鞍型的山峰,当地人叫马鞍山。马鞍山东北和西南各有一座尖尖拇指山。村庄建在西面的二郎峰山脚下。村的西南面在拇指山下,有一条水泥路与陵马公路相连,可以通汽车至陵川县城;东北面的拇指也有一条土路通磨河峡谷相,是步行去马武寨的捷径。
双底村是伴随着古道而生,以前白陉古道是山西至河南最重要的通道,双底村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驿站,官兵、商贾、行人要通过白陉古道时都要在这里先休息、调整。
双底村最著名的是建在二郎峰上的五公里长的白陉古道。 它是至今“太行八陉”中保留的最长、最完整的古栈道,直至1968年陵马公路修通后才完成了它的作为通道的历史使命。二郎峰相对高度约有200多米的,为了行人方便和马匹通行,古道在修建时把上山的路建成之字型,共有72拐,故称“72拐”。古道在接近山顶时是保持一定等高线的盘山路,与西面的陵马公路相连。(从白陉古道入口,在双底村西北面二郎峰下,沿古道走完,左拐就是黑毛沟公路;也可见到公路从小路下切。出黑毛沟可以找到拍摄72拐最佳位置马鞍山)
【白陉古道】
走上白陉古道,脚下的路面宽有丈余,全部用灰白色的块石铺砌,而且隔几米就埋有一排竖立的条石以防石块滑移,这样一来古道就牢固多了,即可以防止人马踏翻石块,又能防止路面被雨水冲毁,巧妙的构思充分显示了古代人的智慧。这种竖埋筋、横铺石的施工方法是南太行一带各条古道的共同特点,虽经历千百年风雨侵蚀而不毁。阳光映照下的古道象一条白色的丝带缠饶于悬崖峭壁之上,白陉一名右能就是由此而来。
在古道上俯视双底村,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山村。古道的顶端有一排毁坏的石砌古建筑,原来可能用是休息或开商店的,现古道已失去功能,建筑也成为了遗址。在古道的石板上还留下许多圆型的印迹,据当地村民说,这是马蹄印,是古代马匹踩踏留下的印迹。我不知道此说法是否正确,但我相信,这条古道2000多年来一直是晋豫间的重要通道,古往今来,无数的太行人曾经穿越行走在这条古道,谱写出了一曲曲太行壮歌,一步步实现着心中的梦想。
【黑毛沟】
也称黑毛沟一线天,或称十里河大峡谷,顾名思义,它的长度绵延10华里,从上游下行落差逐渐增进,最高落差达300米。黑毛沟两边山势犬牙交错,悬崖峭壁,遮天蔽日,抬头仰视,一线蓝天,所以有一线天之称。有几处斗折蛇行,后不见来路,前不见出口,所到石壁禁锢山洞,直到近前,才峰回路转。
黑毛沟大峡谷内的公路,是陵川县至马疙当乡的城乡公路,称“陵马公路”,公路通到武家湾水库附近的山西河南省界,河南那边也沿宝泉水库,把公路修到了辉县的平甸村。省界中间数百米的路就是没人修,是一段坑坑洼洼的被车辗出来的破路面。我们乘车过来时,还看到这破路面中间筑有2个水泥墩,只允许小车通过。是一条标准的断头路。
黑毛沟原先谷深、林密、崖悬,本来无路,人迹罕至,现在的路是1968年修十里河电站时,开山炸石,沿着沟底硬劈出来的。
留念
贰:双底村—秦家磨—红豆杉树大峡谷—马武寨
08:00 沿马鞍山北面的小路穿出,经过一大片农田,东北面有一小屋。屋边有一条小路通磨河峡谷。下坡后就是壶口瀑布;沿峡谷一直往前,有时走河道,有时走河道边的土公路,见到一片杨树,有废弃的破房子,便是秦家磨庄园。从双底到秦家磨,约2个小时,实际时间1个小时够了,因风景比较好,要拍照等,时间长一些。
10:00 继续前行,拐过一个弯看到一片被爆炸后的乱石坡,是停建的秦家磨水电站;右拐,是去马武寨的近路,约2个多小时;左拐,去红豆杉树峡谷,沿红豆杉峡谷走,徒步2个小时,见到一排破房子,途中只有这里有房子。是废弃的磨河第三级提水站。从提水站背后的石台阶爬上坡,有一条引水渠。沿着水渠走20分钟,水渠到了尽头,是一个涵洞。钻入涵洞(正好一人高),出来是磨河第二级提水站。现在正在扩建,以后可以看到很具规模的现代化提水站。
12:00 过提水站大坝,过河床,走对面公路;继续前进,沿着河床一个大拐弯。从提水站过来,约30分钟,公路右边有一条三轮车可通过的小路。我们要从这条小路上山。这条路是“之”字型上山的路,要右拐270度,河的对面有一个涵洞,一条引水管从涵洞出来。
14:00 “之”字路上去后,变得开阔起来,是一条土公路。
16:00 上公路念碑不远,一直往东略偏南的顶端后,是一条标准的石沙公路,叫“马磨公路”。往右拐(即向南走),不远处有一块纪念碑。在纪念碑处可以看到东南方向最远处有一个山峰,马武寨在那个山峰南面。过了纪方向沿着公路走。绕过一个山后又是一个山,循环往复,一路暴走,1个半小时,便到马武寨村。
在村口热情的村民会领我们到村长万文善家。他的家就在村委会里,住宿条件在当地来说算是不错。万文善是马武寨的村长,县人大代表。第二天的行程到此结束,剩下的事就是洗澡、洗衣、逛村、晚餐、休息。
当天住宿:马武寨的万文善村长家(当地民居)干净卫生多人间,可洗澡,但当地是偏远农村条件有限……
饮食情况:早餐:古道驿站 午餐:自带干粮 晚餐:万文善村长家
徒步路况:全程6个小时(包含中途休息),爬乱石坡与走乡村公路消耗体力比较大
【洪荒时期留下的奇迹——磨河峡谷】
长约60公里,两岸矗立着五亿年前地壳拱起、洪水退却时切割而成的悬崖峭壁,生长着数万株成片的南方红豆杉。当我们来临的时候,这些永恒而美丽如画的静物,已经送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美。在我们杭州已是暮春的季节,而在这里却处处散发出初春的气息。嫩芽初发,山花烂漫。
恰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们踩着轻轻的脚步,走进了这条大峡谷。一进峡谷就感到了一种不同的非凡气势,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它绝不同于普通的峡谷,自然风光秀丽,原始气息浓郁,只见河道两侧绝壁如削、怪石峥嵘、造型奇特,至此我们犹如坠入世外桃源。给人以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般的诗情画意。磨河峡谷位于陵川县古郊、马圪当两乡辖区内,海拔628--1469米,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森林茂盛。
上世纪80年代末,山西大学讲师上官铁梁带领学生考察时,在此峡谷内发现了成片的南方红豆杉,从此这个地方被也称作红豆杉大峡谷,2002年6月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红豆杉具有6500多万年的生长历史,为第三纪遗存世界珍惜植物,世称“活化石”。
这里的红豆杉其实是一种变种称为南方红豆杉,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除红豆杉外,还有青檀、黄檀、油松、侧柏、刺五加、核桃楸等500余种珍贵植物。动物主要有金钱豹、猕猴、蛇类、雕等200余种。刻骨铭心的世外桃源----抱犊村去抱犊村实在就是在悬崖边沿上行走,从下往上看不人会信任那儿有路。绕过一座山看看方才走过的路脚底不禁升起阵阵寒意,深崖直上直下几百米,犹如刀劈斧砍般峭拔无比。
入夜了,萤火虫呈现了,这种俏丽的昆虫在星空下跳舞,忽明忽暗,划出一道道醉人的弧线。七星潭叠瀑重重,让人迷恋来回。南太行必去之地!太行之魂----八里沟八里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深山区,景区内剑峰千仞,沟壑奇幽,飞瀑鸣涧,清泉潺流,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猕猴嬉戏,群鹿呦呦。她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九寨、青城之幽,黄山、峨眉之秀,人称“太行之魂”。 八里沟风景名胜区特色是美在原始,贵在天然。主要景区有桃花渡、山神庙、羊洲地、红石河等,步移景异,各有所奇。其中八里沟大瀑布落差180米,一挂飞瀑,凌虚而下,咆哮奔腾,山鸣谷应,飞珠溅玉,异彩纷呈,磅礴多姿,气势恢弘,被誉为“华北第一瀑”。红石河源自山西,海拔1500米,故又称“太行天河”。
叁: 马武寨—七仙岩—抱犊村—八里沟—抱犊村
我们今天的徒步路线分成两步部分。
第一段:马武寨—抱犊村,一直是沿着山沟走4个小时。
边走边看轻松地走5个小时。这条山沟有人叫马武沟,也有人叫抱犊沟。当地人则分段叫。马武寨出来后分别叫马蹄河、老黄、洗脚路、七仙潭、抱犊沟。早上起来在村长家吃完早餐又继续我们的行程。走出村委会,经过小学,沿小路向南走出村,下马蹄河。
再次下到沟底,有时上岸,有时再下沟,路迹明显。接着到了“一线天”。当地人叫“洗脚路”,指这段路难走危险,肯定要湿鞋。现在打了铁索,虽然仍是危险的路,但只要大家小心还是可以安全通过。出了“一线天”,拐过一个弯,要沿沟的左边岩石壁上山,岩壁上有铁索保护,这段路也有些危险。
沿着岩壁上山,又下山,视眼开阔,见到峡谷底部有很大一片石滩,西面有一条支流。这就是七仙潭。从七仙潭进去,可以看到三个潭,也有说四个,反正是走到头,大约半个多小时。再进去,还有三、四个潭,要游水、攀岩,才能进去,非常困难,不在我们的穿越计划内。从七仙潭出来,再沿着沟的岸边,一直往前就是抱犊村。这段沟叫“抱犊沟”。
中午的时间可以达到抱犊村,在这里我们可以休息一个小时,让当地的老乡为我们下一碗用柴火煮出来的面条。
第二段:抱犊村—八里沟—抱犊天梯—抱犊村。这一段的行程主要在八里沟,需要艰难、危险地走4个小时
傍晚返回我们驻扎的抱犊村。
当天住宿:抱犊村民居,干净卫生四人间,可洗澡,但当地是偏远农村条件有限……
饮食情况:早餐:马武寨 午餐:抱犊村 晚餐:抱犊村农家饭
徒步路况:全程穿越峡谷、巨石滩8个小时(包含中途休息)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磨河峡谷中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最经典的一段峡谷。河床底部三步一泉,五步一溪,十步一潭,清泉流淌,喷珠溅玉,时而急湍而下,时而微流细浪,时而平静如湖。叠叠怪石三折瀑,层层翠碧绿灵芝。
【世界奇观---锡崖挂壁路锡崖沟景区】
位于王莽岭景区南端四周落差1000多米的深谷之中,该区山陡沟深,地势险恶,峭壁环列,由于天险阻隔,沟中二百户人家几乎与世陷于隔绝,千百年来自生自灭。1962年,沟里人不甘闭塞,向大山宣战,历时三十年,两代人在村西绝壁上凿出一条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开创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名言中“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真谛在这里得到了真实体现。
这里成为启迪和升华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精神的源泉,目前已被定为山西省德育教育基地。大山的阻隔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世外桃源,该区谷底阡陌交通,沔桥流水,田畦青翠,民风纯朴,自然风光秀丽,村中有一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垂直分开,深邃悠长,峭壁如屏、砂岩如朱,一股清泉从壁间飞流而下,涛声如雷,寒气上逼,云雾飘渺,蔚为壮观。
驴行
肆: 抱犊沟—西莲—后静宫—隧洞—锡崖沟
早起,出了抱犊村的老龙口左拐,一直沿着小路前走,到西莲。也就是九莲山景区,西莲寺所在地,有许多农家酒店、饭馆。约3个小时可到达。非常好走,景色也很美。当然,我们的午餐就在这里着落了。
在这山里人家呆了一会,我们必定会舍不得离开的,跟随着领队和向导的脚部我们继续上路,过西莲后,沿公路前行,绕过一个山,到达后静宫。
后静宫的风水不错,北靠九莲山,左右两边山峰排列,前庭开阔。完全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前面远方的山似一座大香台。只是稍微地势险了点,只有道行很高的人才能在此建庙。
上台阶,到后静宫庙,沿着庙门前面的小路在悬崖边上走,一直至隧洞口。就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锡崖沟了。
走了几天,相信伙伴们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趁着夜色降临,让我们升起一堆篝火,开一个行军过程中分享交流会。想想当年红军走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不时还有一些娱乐活动来调节一下。那我们也不会例外。今天的行程相对比较轻松,明天又是一场“恶战”对于那些喜欢ZN的驴子好说最好不过。
不过,今天晚上我们还是早早的入睡,闭上眼睛,我们会想着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里面安逸的生活,而不忍落泪,也会想着当年的八路红军是如何在这莽莽大山进行游记战争的艰苦岁月。总之,一切,一切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这也就是千寻团队设计这个路线的初衷,绝美南太行的秋景自然不在话下,如果能在这次旅行中给大家留下一段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那么,也不枉费我们共同度过这些“艰苦”行走的日子。
当天住宿:抱锡崖沟民居,干净卫生四人间,可洗澡,但当地是偏远农村条件有限……
饮食情况:早餐:抱犊村 午餐:西莲寺 晚餐:锡崖沟太行人家农家饭
徒步路况:全程徒步6个小时,今天路程很轻松(包含休息)
快到晚上了
伍: 锡崖沟—张沟—垭口—十字岭—垭口—王莽岭—营盘寨
从锡崖沟至王莽岭,除了从挂壁公路走以外,从东崖这边有好几条小路都可以上王莽岭,3个多小时一般可以搞定,上山以后路上的风景也不错。(我们选择前往瞻仰举世闻名的挂壁公路,体验感受太行精神)
锡崖沟与张沟,在同一条峡谷内,也在同一条路公路上,但分别属山西与河南。
由于十字岭至王莽岭穿越强度大,路况复杂,游客根本到不了,即使是驴友,穿越“双岭”的也不多,只有牧羊人才会走。因此“双岭”间的原生态保护得很好,没有人为的建筑和破坏,路上垃圾也没有。只有牧羊人沿岩壁搭建的小石屋和沿途的羊圈。有当地人作向导,我们可以轻松感受这段南太行的奇景。
“双岭”穿越是在南太行山两个最高的山峰之间徒步,涵盖了峡谷穿越、山地升降、天梯攀爬、崖壁行走等,登山内容丰富。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又由于是近距离地接触奇峰怪石,一览众山,心旷神怡,不过,虽累但又不觉得累。特别是在秋天从白云龛爬鸡冠梯登十字岭,景色更美。
张沟属于回龙景区,因为山势险峻,十字岭只开发了一半。下面一段坡度不大的路建有水泥公路,然后是台阶路一直建到垭口,垭口上面原生态。“双岭”穿越的路径是难点。
路的边上始终有羊圈,羊圈有大的、有小的,有的羊圈还搭有可住人的小屋、小棚,甚至还会有菜地。能住人的羊圈附近,会有小量的水源。大家可以在这些地方补给。
十字岭去王莽岭的路,基本上都在山峰的西侧边走,沿途走时都可以看到锡崖沟路有时会向西或向东,但总的方向是向北。有少数的升降,大部分是在同一等高线上走。
登顶王莽岭主峰后,已近黄昏,我们抓紧时间拍照留影,有诗曰:不登十字岭,岂识太行山,日出景色壮,无须上泰山。雨后王莽岭,云海育奇观, 群山空濛色,独为云中仙
在这里等待营盘寨“太行人家”玉堂客栈的用车来接我们,欣赏了王莽岭的夕阳西下,落日余辉。
傍晚时分就可以到营盘寨。
当天住宿:营盘寨客栈,干净卫生四人间,可洗澡,但当地是偏远农村条件有限……
饮食情况:早餐:锡崖沟 午餐:自带干粮 晚餐:营盘寨
徒步路况:全程徒步6个小时(包含休息)
陆: 营盘寨—王莽岭—琴台—南马庵—万仙山、郭亮
今天的路线分成两段:
第一段:营盘寨—王莽岭—琴台—南马庵—万仙山、郭亮
今天的路,有许多是在公路上走,由于看过前面那么多的山峰、峡谷,到郭亮这一段已有重复感,为节约时间,有的路段我们用汽车代步。
第七天的行程路程最长,不过,活动最轻松、休闲,因为途中可以多次用汽车代替徒步,节约时间。
早上出发的时候,看大家的体能,可以选择用当地的面包车送我们到王莽岭,这样就可以节约一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在王莽岭我们再次欣赏了晨曦中的太行山,沿北面的游步道到勒马崖、琴台,然后从北门下山至南马庵。沿着盘山公路至郭亮,又节省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当然,沿小路也可徒步去郭亮(到时,看大家的体能情况了)
第二段:万仙山、郭亮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绝壁长廊—天池—崖上人家—红岩绝壁大峡谷—红石桥—乳泉门—中华影视村郭亮{谢晋居等}—鸳鸯石—喊泉—瑶池—珍珠泉—豫晋碑—通天河瀑布
到了郭亮,虽然是国庆长假,但是此时是假日的末端。这里应该不会像其他知名景区一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我们选择反穿南太行,是考虑到万仙山的郭亮风景区一到国庆假期开始那几天人满为患,而如此绝美的地方,我们的队员可以有选择性的独享一片宁静啦。。)
进万仙山,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朝拜闻名世界号称第九大奇迹的郭亮洞。
中午可以再在“崖上人家”吃了中饭,
中途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步行,从郭亮天梯下山。汽车绕公路到天梯下的路边等候。在郭亮我们可以享受景区换乘车的待遇。只要是公路,都可以自行选择用车。
当天住宿:郭亮村中原民居特色客栈(标准2人间),在能够选择最佳住宿的条件下,我们当然不会错过
饮食情况:早餐: 营盘寨 午餐:郭亮村 晚餐:郭亮村
徒步路况:全程徒步6个小时(包含休息)
【万仙山郭亮村】
位于太行山南部,是河南辉县市下辖的一个行政村,由郭亮、另山村、会逃寨和不跌凹4个自然村组成。关于这座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的由来,当地妇孺皆知的一个说法是:这里曾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郭亮据守抗击朝廷的地方,他在这里打败了王莽的部队。后来王莽的部队铁壁合围,面临窘境,郭亮机智地用悬羊擂鼓的办法骗过敌军,顺利撤到了山西。后人为了纪念郭亮,就把这个村命名为郭亮村,而郭亮悬羊擂鼓的那个地方命名为会逃寨。
郭亮村位于太行腹地,房子倚崖而建,村前咫尺是百米悬崖,村后是高耸的山峰,自古交通闭塞。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党支部书记申明信同志带领下,向绝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选出13个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用土专家、土办法在红岩绝壁上测出隧道线,在无电、无机械的条件下,全凭手工作业,用五年的时间一锤一钎的凿出1250米长,6米宽,4米高的隧道。郭亮隧道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
到了郭亮村,一定要看看郭亮洞。让我们阅读一段《中国国家地理》对郭亮洞开凿的描述: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著名的寓言:愚公移山。愚公面对阻挡在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二山,带着子孙们,打算把这两座山挖掉。这个故事,既说明了河南人性格中的倔强与隐忍,也说明了豫西太行山区生活的艰难。
今天,愚公的故事,在南太行山,有一个真实的现实版,那就是当代愚公们创造的奇迹:郭亮村。在郭亮人的心中,申明信是一个类似于半神的人物。人们在说起这个已经去世了20多年的老人时,仍然充满了憧憬和迷恋。这种憧憬和迷恋,来自于他带领郭亮人,在绝壁上开凿了如今小有名气的郭亮洞,至今它仍是郭亮村通往外面世界的天路。
申明信当年是郭亮村最高首长: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当时刚年过不惑的河南汉子,苦于郭亮村艰难的交通发誓要干一件前人想干没干的事情。他于1972年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龙抬头那天,开始了这件类似愚公移山的工作:他要在亿万年前地壳变迁形成的绝壁上,打了一个洞,以便修建一条从郭亮村通往外面的公路。
这是一次既没有国家拨款,甚至连正规的勘测工作也没有进行的民间行为。 此前,申明信曾找到辉县的一个资深工程师,希望他为这条路作勘测。但这个工程师表示,他没办法勘测,因为那是长达一公里,高达300米的绝壁,他没法作业。没有勘测,申明信只有采用土办法,那就是靠眼力,靠感觉。地方太小,没法作业,只能用绳子绑住身子,从山顶悬到半空。这项艰难的工作从开工到结束,一直保持着13个人的队伍,那是由于地方太小,人多了容不下身。13个人中,12个人打洞修路,一个人送水送饭。全村的几十名青壮年,几乎都先后参加了这项工作。宋保群那是还是个小伙子,是村里的团支部书记,自然被安排到了里面。宋保群记得,没有上面的批文,村上无法买到炸药,就只能因陋就简,用硝胺和木屑土法自制。自制的炸药虽然成本低,不需批文,但威力小,有时候几乎炸下来,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只是断裂了几道细小的缝隙。
后来,郭亮村的愚公们大约是感动了有关方面,购买炸药的批文终于下来,村里却又没钱买。申明信当即决定卖掉村里的山羊。在前后5年的时间里,为了修这条路,郭亮村卖掉了2000多只山羊,山羊卖完了,开始砍伐村里所有能砍的大树,这些大树都被锯成木板,以便从天梯上背出去换钱,甚至,为了挣来修路的钱,村里的男女老少,分期分批到邻近的山西为几个村植树造林。宋保群回忆,当时的小米八分钱一斤,大米两毛钱一斤,而为了修这条路,村里一共花费38万元。今年68岁的申富贵做了一辈子石匠。修路时,石匠就算是高级技术人员了。这就意味着,白天,他和其他人一起打洞修路;晚上,他还要为钢钎淬火。石头太硬,刚淬过火的钢钎用不了两天,就被岩石弄得有钝又平。他得拉着风箱,把这些钢钎重新修整锐利。后来有人统计过,为了修这条路,郭亮村一共消耗掉钢钎12吨,8磅铁锤4000把。
在申富贵的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王怀堂的死。王怀堂和他一样,也是石匠,两个人曾长期一起夜晚加班给钢钎淬火。申富贵说,王怀堂死时只有三十来岁,是生产队的队长,家里有老婆和一个女儿。那天,王怀堂在刚凿出的一个洞里,把一方很大的石头往沟里推,谁知由于用力过猛,他也跟着石头下去了,惊呆了的人们从远处绕行下山,花了两天时间,才找到王怀堂的尸体。王怀堂的尸体艰难地运送回村时,全村男女老少无不痛哭流涕。村里人轮流为王怀堂守了三天三夜的灵,修路工程也不得不中断下来。一个月后,在全村人的悲泣注视下,申明信再次带着队伍走进了工地,南太行上的这个角落,又一次响起了炸药的轰隆声和钢钎击打岩石的叮当声……
1977年,一个长1200多米、宽5米的缝洞正式完工,洞子被命名为郭亮洞。从此,郭亮村人也结束了经天梯通往外界的千年历史。郭亮洞通车后,有关方面被这种愚公精神所感动,奖励了郭亮村一辆大解放。申明信把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组织起来,用这辆大卡车把他们送到新乡和郑州观光。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山的老太太看惯了太行山里被山峰和森林分割的天空,仍至于对平原上的天空感到十分新奇,她拉住申明信的手问:这城里的天怎么就比我们郭亮村的天更宽大啊。
柒:万仙山—— 万仙山郭亮,清幽山乡南坪—日月星石—将军石—黑龙潭瀑布-白龙潭瀑布—峡谷奇观丹分沟—五峰山林海之次生原始森林—悬空栈道-磨剑峰瀑布(轻松徒步)
到了万仙山,大家都可以自由行动了,因为这里是正规的景区,而且景点较多,根据个人的喜好自行选择要去的地方。也可以在村子里转悠。。
【特别约定】
【气候】秋季的晋豫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再5-20度之间,需要注意防寒保暖;行走山脊的时候风力较大【海拔】平均在1200—2000
【体力】本次路线有四天每天平均行走6个小时,多为山地和乡间小路,虽然爬坡较少,但只有少部分是水泥公路,身体欠佳者斟酌报名。平时比较宅少锻炼者,应该提前拉练。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在最佳状态,完成本次穿越的最合理条件是拥有目标感和毅力。同时,这是非探险路线没有涉及攀岩或者徒手攀登的的安排。山脉险峻,但我们选择低谷路线或者乡间村道行走,没有经验的同学不必担心。总归来说,任何健康身体的队员都能完成这样的行走,只要你毅力坚定,有突破自己的信念,完成本次旅行是没有问题的。
【交通】到了太行山脉,在不必要行走的水泥公路段,队员可以协商是否选择坐车,当地一般多为拖拉机或者小面包。
【住宿】本次旅行我们将选择老百姓家中或者当地家庭旅馆居住(多为民居改造,可以洗澡,没有酒店那样齐全的设施,需要队员有心理准备;尤其是热水的供应因为是农家自己柴火烧制或者太阳能热水器,有几个村子不能保证非常充足的热水水量)
【其他】
1:有几个路段是信号盲区,不过每天都可以在下榻的村子和家里人或者朋友保持联系。旅行地区基本都在农村,没有ATM机,每个人只需要带足自己吃饭的费用即可(中餐20元)旅行中每天可以保证各种充电。
2:自备两餐中午干粮,其余中餐可在途中农家客栈解决;适当备些干粮,解决途中肚子饥饿。
3:所列行程可能因旅行目的地气候等因素变化调整,一切以行程的安全为最优先考虑,请队员理解;
【物资准备】
【装备】 30L登山背包:用来放个人衣物与物资(没有的童鞋可以到千寻工作室借用,爱护装备,用完后清洁干净就行)
【衣物】
上衣:北方山林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T恤即可,晚上则要穿上薄外套
裤子:普通长裤或牛仔裤,不耐寒的队员在盛夏外的季节最好带上秋裤
内衣类:根据自身需求准备适量内衣更换。
鞋:徒步鞋或者合脚防滑的运动鞋(板鞋不行哦,走路不方便,容易滑倒);拖鞋(宾馆多不提供洗澡用拖鞋)
帽子:紫外线强烈,建议戴上遮阳帽
【杂物】保温杯、墨镜、防晒霜;手电;雨具;防蚊水(6-9月);环保及卫生考虑,请自备个人洗漱用品(毛巾、牙刷&牙膏、洗发露,沐浴液),无法提供一次性用品
【自备药品】感冒退烧类,肠胃类,晕车类,过敏类
【证件】身份证(住宿登记),学生证(景区门票)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
南太行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