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索尼(Sony)液晶显示器 (始于1946东京,全球高端显像领导品牌)
2、三星(Samsung)液晶显示器 (开始于1938年韩国,世界品牌)
3、LG液晶显示器 (1947年韩国,世界品牌)
4、玛雅(MAYA)显示器 (苹果电脑合作伙伴)
5、优派(ViewSonic)液晶显示器 (1990年美国,顶级专业显示器品牌)
6、飞利浦(Philips)液晶显示器 (开始于1891年荷兰,世界品牌 )
7、明基(BenQ)液晶显示器 (成立于1984年台湾,世界品牌 )
8、宏基Acer液晶显示器 (1976年台湾, 世界品牌 )
9、AOC冠捷液晶显示器 (二十世纪八十年台湾, 世界品牌)
10、长城Greatwall液晶显示器 (1986年,民族品牌)
大华液晶监视器
我们常说,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但远方,何处去寻?
天涯海角,世外桃源,
看似有目的,实则缥缈无痕。
但生活一直是具体的
简单地活着,平淡的过着,
才是俗常。
有诗曾云:
“一剪闲云一溪月,
一程山水一年华。
一世浮生一刹那,
一树菩提一烟霞。”
或许真正的诗和远方,
从不需要刻意地避开车马喧嚣,
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修篱种菊,
才算是真正的优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静心做人,静气做事,
心静了,世事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端午节前就达到40度高温的帝都,何处觅清凉,大概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吧。
有时候由衷的感叹,静心,其实也是一种奢侈,因为你的环境很有可能就是喧嚣的,你的老板在不时的给你布置任务,你的下属不停的在给你制造麻烦,罔顾事实,张口就来的谎言狡辩会时不时触及你的底线,这个时候,静心真的是需要很大很强的修行了。
很多时候,请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世道,自会惩罚心地不善而多行不义之人。
大盘而言,最近3天明显有所回暖,比较明显的就是前期跌的挺惨的板块,包括以中国软件为首的信创板块,宁德时代,隆基绿能为首的光伏新能源板块,固德威为首的储能板块等,以昊志机电、科远智慧为首的机器人板块;当然主线的AI板块热度犹存,尤其是CPO板块,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涨出了天际,周五收涨15%,本年度涨幅474%;6月1号更新中际旭创估值的时候,股价108,估值在132,上浮30%的极限值在172,周五的收盘价155,一切还在掌控之中;另外最火的一对CP非两大官网莫属了,人民网和新华网,简直是吃了龙丹了,尤其是人民网,两周时间从19涨到35,几近翻番,正所谓官网也疯狂。
其实当下的另外一个热点就是消费电子,也说不好消费电子板块是沾了科技属性的光,还是行业本身已经从去年的谷底爬出来了,我们继续当红炸子鸡系列之七,今儿聊聊安防领域双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在2022和2023Q1财报更新以后的基本面估值情况,基本还是在硬件领域吧。
本来从上周开始就想聊聊视觉中国和浙数文化的,工作实在太忙了,平时没抽出空来,结果这俩厮本周分别涨了28%和21%,已经开始猛冲了,看看后续还有没有细聊的机会吧
言归正传
01
—
认识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
海康威视,坐标杭州, 2010年上市
海康威视以智能物联技术为基础,深化行业洞察,积极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围绕“守护企业全域安全”与“提升资产运行效率”两大核心业务领域构建解决方案能力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人车安全管理、园区安消一体、企业应急指挥、作业效率提升、设备设施管理、企业物资管理、智慧空间管理等重点应用场景,持续打造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海康威视的业务可概括为3类支撑技术、5类软硬产品、4项系统能力、2类业务组织和2个营销体系。其中,3类支撑技术包括物联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5类软硬产品包括物联感知产品、IT基础产品、平台服务产品、数据服务产品和应用服务产品;4项系统能力包括系统设计开发、系统工程实施、系统运维管理和系统运营服务;2类业务组织包括3个事业群(公共服务事业群、企事业事业群和中小企业事业群)和8个创新业务(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智慧消防、智慧安检、智慧医疗);2大营销体系包括国内业务营销体系和国际业务营销体系。
营收权重而言, 8成以上还是智能物联产品,另外有4.7%的机器人业务,4.9%的智能家居业务,3.4%的热成像业务等
国内营收占比、7成, 海外3成
2022年研发投入98亿, 研发营收占比12%, 超过5%的优良线
大华股份,坐标杭州, 2008年上市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战略为支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有效融合于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城市数字化创新和企业数智化转型,支撑公司在智慧物联行业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
营收权重方面, 也是8成以上为智慧物联产品及服务,创新业务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智慧生活、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智慧存储及热成像等相应业务,大概占到了营收的1成多
国内国际营收占比基本55开
2022年研发投入38.8亿, 研发营收占比13%, 同样远超过5%的优良线
海康威视财报数据
2022年营收831亿, 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1%, 过去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3%, 10年涨了7.7倍的营收, 2022营收增长2%,2023Q1营收增长-2%;或许营收体量有点大了,2022年以来有点萎靡不振
毛利率而言, 2022年以前中位数为44%, 2022年毛利率42%, 2023Q1回升到45%,毛利率总体趋势还好,没出格
2022年自由现金流101亿, 小高点是2020年的157亿,过去10年的自由现金流全部为正,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且最近三年的自由现金流130亿与2021年的132亿比较接近
2022年底金融资产400亿, 金融负债118亿, 长期股权投资12.5亿,金融资产远大于金融负债,不差钱
大华股份财报数据
2022年营收305亿, 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 过去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9%, 10年涨了5.6倍的营收;2022营收增长-7%,2023Q1营收增长3%,总体发展趋势跟海康威视类似,甚至要略逊一筹。
毛利率而言, 2022年以前中位数为39%, 2022年毛利率38%, 2023Q1则是回升到43%,毛利率跟海康威视也是趋同
2022年自由现金流1.9亿, 历史小高点是2020年的41.4亿,除了2014-2015年,过去10年自由现金流全部为正, 但绝对值要比海康威视差不少;最近3年的自由现金流20亿左右,略高于2021年的17.7亿
2022年底金融资产84.5亿, 金融负债32.9亿, 长期股权投资14.6亿,资本资产结构中规中矩
02
—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估值
对于海康威视, 我们以2021年的自由现金流为基数, 综合过往的营收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 假设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为15%, 估值如下:
对于大华股份, 我们以2020-2022年平均自由现金流为基数, 综合过往的营收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 假设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也为15%, 估值如下:
解读: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 来自杭州的两家安防领域的双雄,总体业务内容还是比较接近的,都是以智慧物联产品为主,技术方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除了安防监视产品外,创新产品基本都涉及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等业务
从技术的角度,跟2023年热点主线AI科技还是比较接近的。
海康威视,鉴于最近3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跟2021年比较接近,我们这儿的估值就以2021年自由现金流为基数,考虑到过往5年11%和过往10年23%的复合营收增速,稍微折中乐观一点点,我们假定未来10年你的复合营收增速为15%,对应的估值在41.65元附近,极限值能达到54元附近
当然如果偏谨慎一些,假定未来10年你的复合营收增速跟过往5年的11%一致,对应的估值则只有32.30元,极限值则为42元附近;毕竟,对于海康威视而言,最大的困扰是,2022年以来,营收增速明显下来了,没有营收增速,估值是很难提上去的。
大华股份,基于最新的2020-2022年三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作为估值基数,同样考虑到最近5年5%和最近10年19%的复合营收增速,与海康威视类似,我们同样假定大华股份未来10年的复合营收增速为15%,对应的估值在19.55元附近,上浮30%的极限值为25.41附近,可能今年的AI主线太热了,导致大华股份4月份的小高点29元附近比估值极限值还高出10多个百分点
海康威视vs大华股份,安防双子星雄风依旧否?嗯,总体分析下来,多多少少感觉,已经谈不上雄风俩字了,倒是颇有点廉颇老矣的感觉,安防行业2020年业绩是个小高点,可能与YQ刚开始的第一年各种红外线装备的需求有关, 历史的车轮来到2022年尤其是2023年以后,发现安防双子星有点跑不动了,后续再接着观察一下吧,看看2023Q2会不会有转机的迹象
老规矩, 个人研判, 不做投资推荐, 欢迎加关, 点赞,转发
孔东亮, CPA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