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英年早逝;次子李贤,后来被武则天给逼死了;三子李贤,两度为帝,最后死在了自己媳妇手里;四子李旦,同样是两度登基为帝,最后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李弘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在公元656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李弘公元653年出生,在公元675年去世时年仅23岁。
李弘年纪轻轻就去世,是怎么死的?关于李弘的死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病死,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害死的。不过,现代史学家大多认为李弘是病死的,而不是武则天杀害的。
关于李弘的病死说法,主要是《旧唐书》、《实录》等记载,成书时间较早,相对而言更接近史实。而唐高宗在《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直接提到李弘自从立为太子后就染上痨病,后来又经常带病管理朝政,由于操劳过度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说李弘是被武则天杀死的主要是《唐会要》和《新唐书》等历史文献,但由于这两本文献成书较晚,很可能夹杂了不少传闻。
所以,李弘八成是病死的,可惜了,年纪轻轻的。

老二李贤。
相比于大哥李弘,李贤更是贤能出众,著有《君臣相起发事》三卷、《春宫要录》十卷、《修身要览》十卷,并和文臣一起注释《后汉书》,得到唐高宗的称赞和朝臣的拥戴。
但是后来,李贤和武则天逐渐疏远,武则天对李贤也越来越不满,最后被废。
公元684年,武则天掌握大权后,让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监视已经被贬为庶人的李贤,结果丘神勣把李贤囚禁起来,逼迫他自杀,年仅29岁的他就这样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老三李显。
相比于武则天的长子和次子,老三李显就没有那么聪慧了。
李显登基后重用韦后的亲戚,他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而且想要继续把他擢升为侍中,结果武则天非常生气,把他给废了。不过后来,又再次成为皇帝。
公元710年,李显病死,终年55岁。
关于李显的死,《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却有另外的说法,说李显是被想当皇帝的韦后和想当皇太女的安乐公主联手毒死的。

老四李旦。
武则天的4个儿子中,李旦也许是最懦弱无能的。当初武则天废掉李显让他当皇帝时,他丝毫不敢和武则天争夺政权,最后还上表把皇位禅让给武则天。
武则天晚年再立太子时,李旦装病推脱,让李显当储君;李显死后,韦后之乱被平息,他还是不想当皇帝,最后在儿子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的劝说下才当了皇帝。
结果才当了两年皇帝又不想当了,提前禅位于儿子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去了。
古代皇室为了皇位往往争得你死我活,而唐睿宗李旦却偏偏不喜欢当皇帝,先是禅位于母亲,之后又推让给哥哥,最后二度为帝后又禅让给儿子。 唐睿宗李旦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位把皇位禅让给母亲、之后又禅让给儿子的皇帝。
正是这个经历,李旦一家多口人都当过皇帝,被不少人戏称为“六味帝皇丸”(他爹李治是皇帝,他妈武则天是皇帝,他哥哥李显是皇帝,他自己当过皇帝,他侄子李重茂当过皇帝,他儿子李隆基也是皇帝)。
相比于武则天的其他三个儿子,李旦虽然懦弱无能,但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寿终正寝的(终年55岁)。
武则天杀了几个儿子
唐人孟郊有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确实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人心。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严厉、冷酷、血腥的母亲,她居然先后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此人就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那么武则天为何会对自己的儿子痛下杀手呢?
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为唐高宗李治生下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李弘、李贤先后被立为太子,可是都被自己的母亲害死,李显、李旦先后做了皇帝,都被自己的母亲废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身为母亲的武则天,对自己的儿子们下狠手呢?其实答案很简单,用两个字可以概括,这就是权力!
话说唐高宗在位期间,身体状况很差,无法处理军国大事,于是将朝政交给武则天处理,“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到了后来,唐高宗每次临朝的时候,武则天都在后面垂帘听政,“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在这种情况下,唐高宗李治萌生退意,想将皇位禅让给他的太子李弘,所以他积极为太子组件班底,还一度任命李弘作为监国,锻炼他的政治能力。李弘非常聪明能干,他礼贤下士,同时以仁德著称,很快得到了朝野的一片赞许。然而,这种情况对武则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李治一旦选择退位,此时已经24岁的李弘,那么武则天也就没有理由继续执政,此外她还与李弘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矛盾,母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差。675年,李弘在宫中突然死亡,年仅24岁。唐高宗李治更是悲痛万分,居然不顾礼法,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礼安葬。
对于李弘的死因,史书认为他是服用了毒药,而下毒的幕后主谋正是李弘的母亲武则天!李弘做了皇帝,武则天就会彻底失去权力。权力已经让武则天失去了人性,谁威胁到她的权力,谁就是她的敌人。接下来要倒霉的就是她的第二个儿子李贤。李贤才思敏捷,堪称是唐朝的一位才子。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先后三度奉命监国,表现也还不错。李贤还召集学者,对《后汉书》进行注释工作。别看这是一项文化工作,其中包含着政治意味,众所周知,后汉也就是东汉出现了严重的后宫干政情况,导致王朝衰败,李贤对此进行了批判,颇有指桑骂槐的意味。
武则天针锋相对,送给李贤两本书,分别是《少阳政范》、《孝子传》,也是在警告李贤。之后,武则天的亲信明崇俨被杀,武则天认为是太子所为,于是策划了一场针对太子的事件,结果导致李贤被废,将其流放巴州。一年后,李治病死,李显即位,武则天保持朝政。武则天担心有人利用李贤作乱,于是派人将其逼死。
权力如同鸦片一样,让武则天泯灭了人性,居然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痛下杀手。然而她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呢?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参考资料:1.《新唐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