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钱等于1000个铜钱。
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流通单位开始以“文”计算,一个小铜钱称一文,1000个铜钱串在一起则称为一贯。
这种计数方法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后来,由于铜、铁钱并行,以及折二、刍十型等钱币的出现,宋代一度把一贯钱定为770文。
清代一贯钱又称为一吊钱,开始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
清代后期的北京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贯钱实际上只有300文钱了
一贯钱等于多少元人民币
“家财万贯”到底得是多少钱?古人的一“贯”钱,到底有多少枚,折合现在相当于多少钱。
1. 唐朝:晚唐时期,一贯钱相当于1000个铜钱,约等于1两银子。以当时的物价计算,一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300元人民币。一万贯大约等于300万人民币。
2. 宋朝:北宋时期,一贯钱相当于1000个铜钱,约等于1两银子。以当时的物价计算,一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700元人民币。一万贯大约等于700万人民币。
3. 元朝:元代时期,一贯钱相当于1000个铜钱,约等于1.33两银子。以当时的物价计算,一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300~400元人民币。一万贯大约等于300万~400万人民币。
4. 明朝:明代时期,一贯钱相当于1000个铜钱,约等于1.16两银子。以当时的物价计算,一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700元人民币。一万贯大约等于700万人民币。
5. 清朝:清朝时期,一贯钱相当于1000个铜钱,约等于0.92两银子。以当时的物价计算,一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500元人民币。一万贯大约等于500万人民币。
所以家缠万贯形容有钱真没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