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最新变化
会计准则的几次变更?
会计准则的几次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经过两次修正,一次修订。 一次修订是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两次修正分别是 1、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调整会计准则什么意思?
会计准则的调整要至少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中实际的商业业务的发展。(历来所有的财税类变动也都是围绕着实际的经济发展来变动的。)
比如说在前20年可能是以制造业为主,当时的会计准则并不会有太多的涉及互联网企业的内容,之后在互联网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的定义也对于非制造业的收入的确认越来越明确。
第二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
比如说现在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停止了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研究就是说。经过国际会计师准则一系列的研究,那么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会计准则的变更,这个基本上大多数国家是要与国际会计师准则趋同的。还比如说像租赁准则也就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变更之后,衔接与国际化趋势而修改的准则。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哪年颁布的?
最新的会计准则是2012年的.会计准则自2007年实施以来,每年都有变动和修订。修订后只是针对修订部分颁布,不是全部的会计准则重新发布。2010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达了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原则立场和明确态度。 2012年9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
在此之前,欧盟已于2012年4月11日采纳了两项指令法规及一项实施决定,承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盟认可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终等效,这一系列文件自2012年1月1日起追溯生效。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六项会计准则修订意见稿随后发布,预示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整体框架、内涵和实质上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为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