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恢复交粮
农民交公粮时一起交的“公积金”和“公益金”是怎么回事?
农民交公粮时一起交的“公积金”和“公益金”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可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只有象我这样七十多岁的老年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公益金和公积金,是人民公社时期时,农民向乡鎮和本村交的三提五统″当中的三提″里面的两项收费。这两项收费是向村级行政单位上交的。具体内容是:
公积金:用于本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兴办集体经济企业而让农民分摊的费用。
公益金:用于本村五保户供养,特别困难户补助,合作医疗保健以及本村其他福利事业而让农民分摊的费用。
除了上述两提″外,还有一提,就是管理费。管理费用于村干部的报酬和管理方面的经费开支,如电话费,文貝纸张,差旅费等。
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就是当年农村的三提五统中的三提。
今年的粮食补贴什么时候发放?
粮食补贴减少了,我想是因为农民都脱贫了和土地撂荒的缘故吧!
去年之前,我地粮食补贴是按每亩120元发放的,但去年,农村信用社通知大家去换存折,农民发现每亩只补贴50元,照这样下去,我想粮食补贴会逐年减少,甚至会取消。
粮食补贴是国家对农业生产大力支持的表现,实际上是对化肥涨价的一种补偿,是激发粮食生产积极性的良药,农民受益长达近十年了,心里感谢这一好政策。
这好政策对于纯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的确是雪中送炭,缓解了农业投资大的问题,因此深受农民们的欢迎。但是已经撂荒田地多年的农户,照样也去领取粮食补贴,这就显得不公,他们不仅占着茅厕不拉屎,反而还要和其他种植庄稼的农民一样享有粮食补贴,对农民来说无害,对国家来说就是白贴,那就是“锦上添花”。我认为这是资金浪费,田地都撂荒了,还领什么补贴?农村里有些农民,土地下放时分的了土地,但高考制度恢复后,许多人考取了学校,拿国家工资,身份变了,不再搞农业生产了,土地没有被收回,一直都在他们的名额下,他们把田地出租去,两头吃香,肥肉上添膘,待国家给予粮食补贴时,他们同样拿着户口本去领,想想,这对于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百姓来说,公平吗?
粮食补贴减少,我认为是要逐渐取消的节奏,在我们镇,几乎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撂荒田地的行为,国家是奖励农业生产,而不是奖励撂荒,不种粮食了,为什么要给予补贴?这是我本人的考虑,不知道这种胡乱思维是否正确。至于什么时候领粮食补贴,各地的规定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是十冬腊月时节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