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浮漂向上还是向下 9月底鲢鳙晚上会不会靠边?

2023-07-22 276 0

随着时间的推移浮漂向上还是向下

9月底鲢鳙晚上会不会靠边?

9月底鲢鳙晚上会不会靠边?

答:不会
鲢鳙一般生活在中上水层,晚上钓鲢鳙的深度一般在距离水面1.5-3m左右,如果是想要钓体型较大的鲢鳙,可以钓再深一点。抓鱼层方法:从距离水面3m深时开始往上寻找鱼层,如果找不到就继续往上20cm左右,如此不断进行搜索。
一、晚上钓鲢鳙水深多少是合适,怎么找鱼层和抓顿口
1、鲢鳙一般生活在中上水层,晚上钓鲢鳙的深度一般在距离水面1.5-3m左右,如果是想要钓体型较大的鲢鳙,可以钓再深一点。另外在钓鲢鳙时,需要不断寻找鱼层,因为鲢鳙的活动的水层受天气情况的影响较大,如果天气比较炎热,则鲢鳙一般在距离水面1.5-2m左右的水层活动。
2、一般从距离水面3m深时开始往上寻找鱼层,如果找不到就继续往上20cm左右,如此不断进行搜索,直到找到鱼层;如果天气炎热,则可以从距离水面2m时开始往上寻找鱼层。判断方法:如果浮漂乱动,总是往上顶,但提竿无鱼,说明鱼在下层,此时将浮标往上移动;如果有漂相提竿无鱼,但是有重物感或者挂到鱼鳞,说明鱼在上层,此时将浮标往下移动。在寻找鱼层和顿口的过程中,由于饵料会不断下沉,有可能会导致鱼层往下移动,所以在钓鲢鳙的时候,要灵活多变。
二、九月份钓鲢鳙钓多深
1、9月份钓鲢鳙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天气、气温、时间。
2、如果是晴天,早上钓鲢鳙的深度在0.5-1m左右,最好不超过1.5m;中午钓鲢鳙的深度在1-2m左右,最好不超过2.5m;晚上根据气温、风浪做出改变,如果气温高、无风浪可适当钓浅,气温低、有风浪可适当钓深。9月份的早上太阳出来后表层水温较高,而鲢鳙喜欢高温环境,后面随着时间推移,表层温度越来越高,鲢鳙不能适应,会移动到温度降低的水层。
3、如果是阴天,钓鲢鳙的深度在1m左右,如果是雨天,钓鱼深度增加,一般在2m左右。

下顿和顶漂是怎么产生的?

一、顶漂
送漂,在钓鲫鱼的时候出现几率较高,很多钓友钓鲫鱼的时候就喜欢送漂的时候提竿,不但漂相好观察,而且有极高的中鱼率。送漂的出现,原理上其实很简单,就是鱼把浮漂拉离了水底,这样送漂就出现了。浮漂、铅坠、饵料在钓底的时候达到重力和浮力的平衡,饵料被鱼拉离了水底,这样饵料对浮漂就没有拉力了,原本平衡的浮漂承受的拉力变小,自然会微微上浮,这样顶漂就出现了。如果鱼咬住饵料上浮距离大,连铅坠也会被鱼拉离原来的位置,顶漂会更为夸张。钓鲫鱼的时候顶漂较多,是因为鲫鱼吃饵后有抬头的动作,饵料离底,送漂出现。所以不管钓什么鱼,出现送漂基本都可以判断鱼钩在鱼嘴里,此时提竿中鱼率明显高不少。
送漂的动作大小,速度快慢也是衡量鱼大小的一个标志。凡是大鱼,进食都会比较斯文,并不会像小鱼一般争抢后快速游走,所以送漂动作幅度稳定,往往都是大鱼。送漂的幅度越大,鱼也会更大一些。送漂幅度超过调目,据说中鱼率是最高的。不过送漂后的下顿,送漂后的停顿都应该提竿,比送漂过程提竿中鱼率会高上很多;浮漂到位后,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缓慢送漂的情况,这种显现基本都是饵料化完,浮漂受到拉力变小出现的送漂,此时也告诉我们应该更换饵料了;凡是送漂动作大、速度快,基本可以判断就是小鱼导致的。
二、顿口
再来聊聊关于顿口是怎么出现的,顿口幅度有大有小。通常来说,较小的顿口都是鱼吞食饵料的瞬间出现了,相当于原本平衡的钓组,突然多了一个向下的拉力;幅度较大的顿口,往往是鱼咬住饵料后甩头、往前游走出现。所以顿口的中鱼率也是比较高的。我们在钓鲫鱼的时候,标准的漂相往往是一顿一送,鲫鱼吞食饵料出现小顿口,咬住饵料抬头出现送漂,这个是非常标准的鲫鱼漂相。如果鱼咬住饵料,往前走就会出现黑漂,黑漂可以理解是动作幅度非常大的顿口。所以小顿时间短,往往难中鱼,较大的顿口才是我们提竿的时机。
最容易出现顿口的鱼类基本都是底层鱼类,或者进食较为凶猛的鱼类。比如说小杂鱼,抢食非常凶猛,咬住饵料往前快速游走,顿口大而且夸张,咬住饵料往上游就是夸张的送漂;鲤鱼是底层鱼类,进食特点是发现食物尝一尝,能吃就吃掉然后继续往前游,所以漂相短促而且有力度;草鱼喜欢咬住饵料往前走,速度比鲤鱼快,所以黑漂甚至斜漂较多;底层的黄尾鲴、鲮鱼等也是顿口较多的鱼类。

相关文章

Switch怎样限制孩子下载的游戏类型
如何批量修改Word文档正文字体格式
win10设置新密码总是不符合
如何解决win10系统开机速度慢问题
win10休眠在哪里
win10如何更**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