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家乡过年习俗
自己家乡过年都有哪些习俗,评论出来,给大家分享不同地方的风俗?
自己家乡过年都有哪些习俗,评论出来,给大家分享不同地方的风俗?
中国民俗摄影家鸡西高明扬
在黑龙江鸡西老家过大年,我出生林业局,林场有松木杆,挂灯笼,二十三就开始准备工作了,蒸馒头,杀猪,准备过年的东西 ,贴对联,买鞭炮,买冻梨,冻柿子,花生,瓜子,大家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年初一去拜年,初十五有秧歌队表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山村里远处一看,是白雪一片,厚厚在房子上,一个各红灯笼,非常漂亮,像雪乡一样美,对联福字,挂钱,在门上,出门见雪,抬头见冰,林业山村里,很祥和 ,很有年味,家乡的春节 热热闹闹,乐乐呵呵,这这样度过了。
大家家乡过春节都有哪些特色习俗?
用家乡的特色习俗介绍一下,你们那里都是怎么过春节的?让大家认识一下你的家乡吧?
我们这里是山东地区,年前两天贴对联,不过有个特殊的对联叫做“抬头见喜,出门发财”,因为是农村,所以是贴在正门口对着的方向,除夕当晚还会在大门口横放一个长棍子,寓意“拦财棍”,过年不漏财。大年初一天一亮就放鞭炮下饺子吃水饺,然后年轻的男男女女就分批分派的出门去给那些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或者辈分比较大的长辈们磕头拜年,出门遇到人,两个人就好像说好了一样,一人一句“抬头见喜”“出门发财”,老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吃的,比如瓜子糖果之类的,当然还有烟,每去一家磕头拜年,都会被礼让抽烟(提前准备好烟盒,一早上拜一圈回到家,烟盒里就会装满各种香烟,哈哈)。纯手打,有趣的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这一天不管两家人平时多么不和,都会热热闹闹的
民俗文化中你家乡哪种习俗最具特色?
我家乡最具特色的的民俗文化“凉州贤孝”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在凉州民间,又称“瞎弦”因为大多数凉州贤孝的演唱者是盲人。它是以三弦伴奏的古老的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与凉州贤孝有相近的地域特色的还有“河州贤孝”,“西宁贤孝”。传说“凉州贤孝”源自于西夏(就1038—1227),它是党项羌族人用于加强思想教育,宣扬儒家文化,教化子民的一种服务工具。
贤孝脱胎于古凉州的佛教俗讲,与西凉乐,敦煌变文及河西宝卷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传承方式主要靠艺人口传心授。其内容主要以说唱英雄贤士,忠臣良将,孝子贤女等故事为主,教化人们“处世为贤,居家尽孝”故称“贤孝”。
凉州贤孝起源于凉州东北乡,据说其创始人为清朝年间长城乡红水村一位姓盛的落第秀才。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艺人师徒间心传口授。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居多,为了谋生,一些孩子自幼便拜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巷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
“贤孝”唱本有“国书”与“家书”之分。2006年5月20日,“贤孝”被收录在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凉州贤孝中被列为二十四孝的孝亲故事有《丁朗刻母》《母连僧救母》《母连生救母》《白鹦哥盗桃》《郭居埋儿》《三子分财》《三姑娘拜寿》《任仓埋母》《小姑贤》《劈山救母》《割肉奉亲》
凉州贤孝艺人冯兰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贤孝)代表性传人。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凉州区文化馆获得凉州贤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