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随着福建舰的建造完成,将会迎来三航母时代,而这三艘航母,仅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都从零完成了历史突破,紧接着完成技术的不断升级。
那么未来十年内,再达到建设总量6艘航母的目标,也不是不能实现,只不过在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之后,毕竟航母作为吞金兽,不管是建造成本还是使用维护成本,都是异常惊人的,还能养得动那么多的巨舰吗?
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的全国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国内压力是现实存在的,疫情过后,很多人都想要进行储蓄,不愿意消费,国内市场的活跃度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也很正常。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国的三航母时代悄然来临了,国家规划建造和养护的这几艘航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如果按照未来10年完成总量6艘航母的建造,也是能够完成的,只不过,很多军迷担忧,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会否出现经济负担呢,毕竟航母这种巨舰,花费的金额是非常大的。
建造航母的成本,如果对比美国,我国的造船厂真是有着超级本领,能控制成本,还能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但是即便这样,一艘航母巨舰的建造成本要动辄几百亿,这还不算打造航母战斗群,以及维护保养和正常的消耗等,这些金额都要算起来,一个航母战斗群的造价,就要超过千亿人民币,真是天文数字。
目前的航母战队的编制,是由一艘航母核心战舰组成,配合2艘055万吨大驱护航,4艘052D驱逐舰灵活调配,机动反应,攻击核潜艇在水下开路和侦测等,再加上综合补给舰随队提供后勤保障,这样的一支战斗群,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动用的资源和消耗的物资武器,也是非常可观的。
试想一个航母战群就需要千亿级起,航母越多,经济负担就越重,我国能不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也能承担如此巨大的经济成本吗?其实这个想法还是狭隘了,因为普通人对于航母的了解还是非常少的,从外界能知道的碎片化的信息来看,似乎航母就是不停在花钱不断地进行各种消耗。
实际上,航母的建造涉及上万家的上下游供货商,而我国作为全产业链国家,是世界上唯一能全部实现国产化的,无论是小到螺丝钉,大到重要部件航母特种钢板,分段加工和组装,都会由我国自己完成,这个生产建造能力,是世界独一份。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造船厂是同时能接纳商业订单,民用订单的综合造船厂,这个好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为造航母提供更好的生产线活跃度,以及控制各种建造巨舰原材料的成本。仅从军民造船能切换自如来看,美俄都无法和我国相比,也是拍马追赶不上的现实状态。
我国的航母建造,能够拉动国内多个厂家和供货商,航母的零部件产业链非常庞杂,还能提供超过数万个工作岗位,围绕一艘航母的建造,不仅是为国家军工国防做储备和贡献,还能创造出很多拉动经济的发展机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压力大的难题。
此外,航母建造完工交付使用后,长期的维护和加注燃油等,为炼油厂提供大量的订单,为维护部门提供更多的稳定的用户需求,后勤的综合补给,也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不同厂家,这些都是军工发展中,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起到的推动作用。
让国外无比羡慕的是中国的造船能力非常强大,现在我国造船能力是年产能超过两千万吨,是美国这个军事强国的二百多倍。而且中国的造船生产,在国内能够完成任何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和组装,这就太厉害了,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复制的巨大能量。
所以说未来我国要建造6艘航母甚至更多航母,都能承担也能实现良性循环,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觉得是沉重的负担。中国军工发展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能够实现更加强大地储备和升级。
因此作为未来的航母时代,或许会出现规模化量产的可能,因为中国造船厂具有这个强大的实力,如果能进行多艘航母的量化备料和生产组装,将会明显降低成本,也能快速完成多艘航母的快速生产,这个实力,将会创造世界上的又一个航母建造史的奇迹,也将是难以复刻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