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杜苏芮”今天(2023年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强台风级)。预计“杜苏芮”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台风杜苏芮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叫杜苏芮
以下援引百度百科对台风杜苏芮的介绍:
超强台风杜苏芮(英语:Super Typhoon Doksuri,国际编号:230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5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Egay)是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5个被命名的风暴。“杜苏芮”一名由韩国提供,意为一种猛禽,鹰,用以更替因发音近似阿拉伯语“先知”而遭到撤换的“彩蝶”,本次为“杜苏芮”一名第三次使用。
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1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7月23日上午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强热带风暴,7月23日下午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于7月24日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强台风,当晚升格为超强台风;于7月25日被中央气象台升至17级以上(62米/秒);于7月26日凌晨登陆菲律宾富加岛;于7月28日9时55分前后以强台风级(50米/秒)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成为有完整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第二强的台风。
台风“杜苏芮”在菲律宾造成严重灾害,并已对台湾省、福建省泉州晋江市等城市造成严重影响,还将对中国多地产生严重影响。截至2023年7月27日,台风杜苏芮已导致菲律宾6人死亡,18万人受灾。
台风的形成与防御措施:洞察自然威力,守护生命安全
台风,是一种强大且危险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了解台风的形成原理,对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台风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台风来袭时需要采取的防御措施,希望能增加公众对台风的认知,并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台风的形成原理
台风的形成源自自然界的能量转化和气候变化。主要形成过程如下:
海洋温暖:台风需要海洋表层温暖的水域为能量来源。当海水温度达到26℃以上,可以提供充足的热量,成为台风形成的基础条件。
热带气旋: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空气逐渐上升并形成低气压区,即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台风形成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热带气旋都能发展成台风。
水汽充沛:在海洋表面,水汽充沛的空气会随着上升气流形成云团,并伴随着释放大量的热量,这进一步加强了低气压区的上升运动。
自转效应:地球自转引起的科氏力使得气旋在南半球朝左旋转,在北半球朝右旋转,形成了台风的旋转结构。
高层辐合:在高空,空气辐合的情况加强,使得低层的暖湿气流持续上升,形成强热带气旋,即台风。
台风来袭时的防御措施
台风来袭时,预防和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是关键。以下是在台风来袭时需要采取的防御措施:
监测与预警:及早了解台风动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台风预警,遵守有关部门的安排和指示,提前做好准备。
疏散避险:对于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政府应提前组织居民疏散避险,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固建筑: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要经受得住台风的袭击。政府和个人应加固房屋,确保其抵御台风风力。
风险转移:居民和企业可购买台风保险,将一部分经济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台风灾害的财务压力。
供应储备:政府应提前准备足够的救灾物资,如食品、水和药品等,以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公众教育:加强台风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台风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增强抵御台风的意识和自救能力。
台风是不可小觑的自然灾害,其形成和发展涉及复杂的气象过程。我们必须加强台风的监测预警和防御措施,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要增加公众对台风的认知,提高应对台风灾害的能力。只有科学有效地防御和应对台风,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的挑战,保护生命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