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阎婆惜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郓城县最有名的艺伎,挂着天香楼的“顶牌”,精通各种歌、舞、词、棋、字画,尤其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后来被宋江秒杀。
2、阎婆惜的真名是阎锡娇。因为他的妈妈叫鄢颇,他的字惜,他叫阎婆惜。宋江曾经帮过母女俩一把。阎婆惜喜爱宋江的义气和稳重成熟的英雄气质,不求名为宋江的妾。然而,宋江对男女太过木讷,宋江夫妇又非常恩爱,便不理阎婆惜。阎婆惜很生气,和张文远勾搭上了。最后,由于宋江诡计的发现,
延伸阅读
水浒传读后感300字
1.《水浒传》第一书记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从聚义水浒传到朝廷求爱,再到碾压辽兵,被汉奸杀害的英雄故事。看完整本书,脑海里萦绕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2.忠诚,就是为自己的祖国,身边的亲人朋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当今社会,我相信很多人能做到“忠”字,但很少人能做到“义”字。
3.“义”字包含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一百零八英雄为兄弟,赴汤蹈火为朋友,两边插刀,只为一句“义”;为人民的生死而战,不过是一句“义”字。现实生活中,让座几乎任何人都能做到,但任何人都做不到。因为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甚至是为了另一种生活而改变一种生活的决心。
水浒传作者介绍
1.施耐庵(1296 -1372),字伯阳,字子安,号赵睿,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师傅。
2.施耐庵,江苏兴化人,苏州人,周人之子。他出生在兴化新多镇。13岁进私塾,19岁做学问,29岁当陪审员,36岁做学问。36岁到40岁之间,在钱塘呆了两年,然后回苏州。
3.郑铮十六年(1356年),60岁的张士诚不宜按苏联招用;他与张士诚的部将卞交好,后迁居江阴,在朱塘镇任教。71、72岁时迁居兴化,又迁居白竹厂、石家桥。朱元璋不宜屡征;他最终在淮安去世,享年74岁。
4.施耐庵《水浒传》的很多地名都是在朱塘附近取的。比如《朱家庄三弦》是全书的亮点,但实际上朱家庄是朱塘镇。小说中,宋武景阳岗打虎,写得惟妙惟肖。
5.据说当时,施耐庵正走在大寨里后面的后洋岗,看见一只黄色的狗在松树下睡觉。一个庄丁五儿把黄狗打走了。施耐庵回家后,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洋岗变成了景阳岗,把黄狗变成了一只大得引人注目的白头虫(老虎),武阿成为了宋武。
水浒后传主题曲
1.《水浒后传》的主题曲是《藏龙卧虎》。
2.《拭血问剑》,又名《水浒后传》,是一部由范、叶汤、杨文俊执导,吴京、曹军主演的古装电视剧
3.讲述了南宋初年梁山后人的故事。主人公金哥从小经历到长大,从一个少年到一个顶天立地的梁山好汉。这出戏给了女主角一种不屈不挠的美丽爱情。女主角理解了金哥的良苦用心后,终于爱上了这个从未放弃他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