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墙上,俯瞰洞庭,遥望前方的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楼天下楼的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王腾馆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深14.54米,宽17.42米。它有三层,四根柱子,飞檐,头盔和纯木结构。建筑中的四根楠木金柱穿过屋顶,走廊、檩条、椽子和檩条相互啮合形成一个整体。
延伸阅读
岳阳楼在哪里
1.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墙上,俯瞰洞庭,遥望前方的君山。自古有“洞庭有天下水,岳阳楼有天下楼”的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王腾馆并称“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深14.54米,宽17.42米。它有三层,四根柱子,飞檐,头盔和纯木结构。建筑中的四根楠木金柱穿过屋顶,走廊、檩条、椽子和檩条相互啮合形成一个整体。
3.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的古建筑,有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熟练工匠的精湛设计和技艺。北宋范仲淹流行的《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名扬天下。
4.气候特点:岳阳楼位于岳阳和洞庭湖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7。一月最冷,平均气温3c左右;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8左右。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洞庭湖每年10月至4月为枯水期,每年5月至9月为上涨期。最高水位相差17米。
岳阳楼简介
1.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区洞庭北路,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俯视洞庭,遥望君山;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沿用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的形制;滕宗良在北宋重修岳阳楼,并邀好友范仲淹为《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扬天下。自古有“洞庭水天下,岳阳楼天下”的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王腾馆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岳阳楼主楼呈长方形,高19.42米,深14.54米,宽17.42米。它有三层,四根柱子,飞檐,头盔和纯木结构。建筑中的四根楠木金柱笔直地穿过屋顶,周围是走廊、檩条、椽子和檩条,覆盖着玻璃和黄色瓷砖,结构庄严而大方。《岳阳楼记》雕刻屏风、诗词、对联、雕刻等。都挂在岳阳大厦一楼;二楼正中挂着一个紫檀木屏,上面刻着清代书法家张昭的《岳阳楼记》;三楼有杜甫《登岳阳楼》毛诗词的雕版,房檐柱上挂有“昌李庚白树”对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的古建筑,有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熟练工匠的精湛设计技艺。
3.1988年1月,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岳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1月30日,岳阳楼被评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2011年9月,岳阳楼景区被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登岳阳楼其一原文
1.东江在洞庭向西流,幕布不动。日落晚了。登上兀术的越野滑雪道,迁徙到依山傍水的湖泊时。路途遥远,但比三年还难。在旧风霜里,旧木浪无限悲凉。
2.《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是一部现场抒情的作品。前两副对联写的是他们在岳阳楼看到的,用简洁的语言真实地刻画了洞庭湖水势的磅礴气势和雄壮形象,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项链对联表达了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受挫、在世界各地游荡、未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感受。泰联表达了看着国家被分割却又无可奈何,没有热情却又没有办法报效国家的诗人的悲哀。这首诗寓意丰富。抒情虽然深沉压抑,但自然浑厚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