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通俗解释

2023-08-07 116 0

1、一般来说,会计确定的纳税金额与税务局确定的金额不一致,临时的(后来税务局批准的)是递延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是指当合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总额存在时间差异时,为了调整会计差异,可以从账面利润总额中计提所得税,并作为利润总额列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所得税记为应纳税所得额,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递延所得税。

3、根据这种会计方法,合营企业需要设置“递延所得税”进行会计核算。时差完全消失后,本科项目余额为零。

递延所得税通俗解释

延伸阅读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五险一金(个人缴费)-费用扣除,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

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来源扣缴和自行申报,并注重来源扣缴。个人所得税可以按月征收,也可以按年征收。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租赁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以及在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按年征税,其他所得按月征税。

哪些人不需要办理个税年度汇算

1.第一类,对一些本应办理年度结算,需要补税的纳税人,免除其义务。在扣缴义务人依法扣缴预缴税金的前提下,纳税人无论补税金额多少,均无需办理年度结算,或者纳税人无论综合收入的年度收入水平如何,均无需办理年度结算。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财税公告第94号,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时,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预缴税金,不计入免税额。

2.第二类,纳税人的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退税。也就是说,如果纳税人通常的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完全一致,既不需要退税,也不需要补税,自然就没有必要办理年度决算计算,或者纳税人愿意放弃退税或者不需要办理年度计算。

契税一般交多少钱

1.契税是房价的1%-3%,主要和房子面积大小有关。

2.契税是不动产所有权转移时,由承办人缴纳的一种税。法律依据是1997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契税暂行条例》和1997年10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征收契税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房地产权利转让的合法性,防止产权纠纷,增加财政收入。

3.契税税率为3%~5%。契税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3%~5%的范围内确定,并报_____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契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承担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军事设施用地和房屋的,按照规定免征首次购买公房的城镇职工的契税;因不可抗力造成房屋灭失而重新购买的,应当酌情减少;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减免税项目。

相关文章

Switch怎样限制孩子下载的游戏类型
如何批量修改Word文档正文字体格式
win10设置新密码总是不符合
如何解决win10系统开机速度慢问题
win10休眠在哪里
win10如何更**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