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最穷的县是哪个
新余有哪些镇?
新余有哪些镇?
截止2019年,新余市辖分16个镇分别是:良山镇、水北镇、下村镇、罗坊镇、姚圩镇、珠珊镇、水西镇 、分宜镇、杨桥镇、湖泽镇、钤山镇、双林镇、洋江镇、观巢镇、欧里镇。
1、良山镇
良山镇位于新余市渝水区南面22公里处,因位于本镇和峡江县交界处海拔487.7米的良山而得名。境内天水江、八百桥江、三江桥江三条山沟溪流由南向北注入袁河。
2、水北镇
水北镇位于新余市北面,是五县(市)十乡(镇)结合部,东临樟树市(义城镇、中洲乡);南靠马洪办事处、罗坊镇、下村镇;西接鹄山乡、人和乡;北傍高安市(田南镇、建山镇)、上高县(蒙山乡),素有“建筑之乡”、“渝北第一镇”等美誉。
3、罗坊镇
罗坊镇位于新余市东北部,地处新余、樟树、新干、峡江交界处。东连樟树,接姚圩镇,西邻水西镇,北连水北镇,南与峡江、新干接壤。
4、分宜镇
分宜镇古称安仁镇,旧称钤阳镇,位于分宜县中部,东邻钤东办事处,西接宜春市彬江镇,南滨袁河,北毗分宜县风阳乡、湖泽镇,地域总面积156平方千米。
5、杨桥镇
杨桥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靠双林、南接凤阳、西界袁州区芦村、寨下,北毗高岚、操场乡,驻地杨桥集镇,距县城22公里。是江西省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乡。
都说农村故事多,有没有难以置信的故事?
我们那里发生过一个特别稀奇的事。时间大概是90年代的时候。我们那里有一个姓陈的人家,家里养了一头大水牛。我们这里南方地区种水田养的都是水牛。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养牛,用来种田,但是这个陈家的耕牛,跟别的牛有很大的不同,不是别的,而是这个陈家有个陈大爷,陈大爷特别的照顾他们家的牛,每天都要把牛喂的饱饱的,喂的也是好草好料,干活干累了还要弄一点稀饭给牛吃,再放一点盐。夏天牛到水塘里面洗澡的时候,陈大爷还会拿刷子给水牛刷毛。陈大爷家的牛栏一直都很整洁卫生,别人家的十天半月才打扫一次,他家的牛栏每天就要打扫,非要弄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简直就把这个牛当成了他的家人一样,人家都说陈大爷把这牛当成了自己的闺女。陈大爷对牛这么好,这个牛干活也很卖力,陈家十多亩水田都是这老牛给耕种的,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旱地七八亩,一年到头没有个歇,给陈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牛在陈家这么辛苦,陈大爷更是把这个牛当做宝贝一样看待。
有一年冬天,陈大爷家里的田地里也没什么事,这个时候乃是正儿八经的农闲时节。勤快的人家人会去山里砍一些柴火当柴烧。也有的人会去山上挖一些冬笋补贴家用。可是这一年由于天气干旱,山上的草木都很枯,竹子也枯死了不少。于是乎大家更加没有事可做了,只能在家晒太阳。
一天陈大爷的老婆和小孩都到亲戚家做客去了,留着陈大爷一人在家看家,可是这个陈大爷是一个勤快闲不住的人。前几天他发现一片很好的竹林,他想在那里面应该会有一些冬笋。于是吃完早饭他就去挖冬笋了,家里面也没有什么人,也没有哪个知道他是去挖东西去了。这个陈大爷挖冬笋是一把好手,凭着挖冬笋几十年的经验,不到两个钟头就挖了20多斤冬笋。挖完冬笋回家的路上,陈大爷不小心掉进了旁边的一个洞里。这个洞有七八米深,底下都是落叶根枯枝,很厚,所以陈大爷摔下来也没有怎么受伤,就是擦破一点皮而已。可是这个山洞4周都很光滑,都是岩石,没有可以抓手的地方爬上去。这个地方又很偏,平常又没有人路过这里面。陈大爷爬又爬不上,只能坐在洞底下喊救命。可是喊了半天,哪里会有人回应。喊了两个多钟头嗓子都喊哑了,眼看天色就要黑了。陈大爷坐在洞底下,只盼望着有人能够路过这里救他上来。
这天,陈大爷的牛本来是系在院子里面嗮太阳,可是自打陈大爷出去以后,这头牛就显得有点焦躁不安。给他的秸秆和水都没有吃。不停的哞哞叫,一直叫叫到了下午。快到傍晚的时候,这头牛突然挣断了绳子。因为南方的水牛都是打了笼头的,就是用一个木的栓子把鼻子穿过去,然后在木桩子上绑上长的绳子。牛要争断绳子,要么把绳子挣断,要么把鼻子撑破。可是这个绳子实在是太牢固了,牛用力挣断绳子的时候把鼻子给拉破了,流了很多血。绳子争断以后,这头牛发疯的一样朝着陈大爷亲戚家的方向跑去。一口气跑了五六里路,一直跑到陈大爷的亲戚家才停了下来。
陈大娘看到他的牛跑了过来,鼻子还破了,流了很多血,吓了一跳。这头牛对着陈大娘哞哞叫,叫了一会儿,然后就往回跑。陈大娘还有他的亲戚跟着牛后面追,这个牛跑一下停一下,跑一下停一下。好像故意在等追他的人一样。一直跑到一片竹林面前才停了下来。然后对着一个地方不停的大声叫。陈大娘和他的亲戚走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洞,光线太暗,好像洞底下还是一个人。陈大爷看到有人过来了,于是大喊救命。这一喊救命不要紧,洞上面的人一听下面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一问才知道,这洞里面的人居然是陈大爷。于是大家七手八脚费了半天的劲,才把陈大爷救了上来。发现成大爷时,天已经黑了。等把陈大爷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南方的冬天很冷。要是今天不是牛来报信,这个陈大爷在洞里面不知道要呆到什么时候。或许是一两天,或许是三五天,或许是7天8天才有人路过此地,或许是10天半个月。到那个时候陈大爷能不能活着还是另外一回事。
这头老牛跟了陈大爷多年,给陈家卖苦力也卖了多年,今天又救了陈大爷一命,此后陈大爷更加把这个老牛视为珍宝,一直留在陈家好好的养着。陈大爷说这个牛是他的救命恩人,不杀也不卖,要给它养老送终。这头牛在陈家一直呆了二十五六年才老死。老牛死后。陈家家给他找了,一块地把它埋了。到了零几年的时候陈大爷去世了,按他的遗愿埋在了老牛坟地的旁边。
这个故事在我们这边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都说这个老牛来到陈家就是为了报恩的。都说要不是来报恩的,这个牛怎么知道陈家的亲戚在哪里面,又怎么知道陈大爷挖冬笋掉到山洞里面去了?这是陈大爷家上辈子积了大德,才能遇到这么好的牛。
反正我们家是极少吃牛肉的,不是说因为牛肉不好吃,因为我们养过牛也种过地,知道牛的辛苦,牛从生下来,他的快乐时光很短,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就要教它犁地。从此牛的一生就要一直工作劳累,一直到老死。这个世界上最苦的莫过于老牛了。
不说了,说多了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