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爆发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称之为“九一八事变”。当时东北叫满洲,所以日本把这次事件称为“满洲事件”。
2、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以来,日本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纷纷出兵入关。到1936年,日本人已经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现在的北京)。自1937年6月以来,驻扎在丰台的日军不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日本驻华部队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3、发生时间不同: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晚;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晚。九一八事变的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这是日本侵华的开始。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
4、九一八事变,中国(军阀势力)不抵抗,导致整个东北沦陷;七七事变期间,中国军队进行了抵抗,随后引发了全面战争。
延伸阅读
九一八事变的意义
1.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先全面武装侵略中国,再全面武装侵略亚太的序幕。
2.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火。全世界人民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抗日,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东北志愿军和各种抗日武装相继出现。1936年2月,东北抗日力量改组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效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抗战。
3.“九一八事变”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吞并中国、称霸亚太的重要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天,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明确宣称东北“对(日本)国防和国家生存有重大利益”。同年7月,田中义一首相向天皇赠送《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纪念馆”),公开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洲;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方秘密制定了入侵东北的政策、步骤和措施。日本帝国主义在完成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后,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太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西安事变时间
1.xi事件的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
2.xi事件,又称“双十二事件”。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说服蒋介石改变既定的“先国内后国外”的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xi安发动了“军事训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领导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加入共产党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了问题。
3.xi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从内战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期
1.xi事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说服蒋介石改变既定的“先国内后国外”的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xi安发动了“军事训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领导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加入共产党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了问题。
xi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从内战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2.事件背景:蒋介石无视中华民族的危亡,顽固坚持“先和平后出国”的反动政策,不听张、杨的一再劝谏,继续进行剿共内战。1936年10月下旬,蒋介石派出自己的30个师的兵力在平汉线汉口-郑州段和陇海线郑州-灵宝段集结和袖手旁观,准备进军陕西和甘肃,一边“围剿”红军,一边防备东北军和十七路军。
12月4日,蒋介石飞赴xi,亲自督战。而且他向张、杨提出,如果不剿共,就把东北军、十七路军调至闽皖,放弃地盘,让中央军进陕甘剿共。这不仅破坏了张、杨在西北地区的抗日入党计划,也危及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生存。
7日,张学良在临潼华清池会见蒋介石,含泪再次要求停止内战,加入共产党抗日,遭到蒋介石的严厉拒绝。
9日,xi延安一万多名学生举行请愿游行,纪念“129”运动一周年,蒋介石指示张学良武力镇压。张学良赶到灞桥劝阻学生,被慷慨陈词学生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他在十日和十一日再次向蒋介石进谏,但被斥为“作乱”。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决定实行军事劝谏,迫使蒋抗日。
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警卫营在营长孙明九的带领下,包围华清池,拘留蒋介石。与此同时,十七路军控制了整个xi城,囚禁了几十名来自南京的国民党军政要员。
同日,张学良、杨虎城等18位高级将领签署并发表了《对时局通电》,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震惊中外的xi事件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