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伏贴是艾灸的一种,也叫天灸。它用温阳碾碎一些物,敷于人体的某些穴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些物贴在哪里,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具体治疗,但我们有一个基本的选穴,选穴要求主要是补肾健脾,益气壮阳。
2、一般基本穴位可从舒菲、肾俞、脾俞、足三里中选取。
3、根据不同的疾病,如我们的呼吸系统疾病,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高方穴位。比如对于一些容易感冒,抵抗力低的人,可以选择足三里穴和一些太溪穴。
延伸阅读
三伏天里去湿气最佳方法
1.运动会导致人体出汗,排出体内水分。因此,夏季适当的运动可以慢慢排出水分。
2.取薏米、红豆,先用水浸泡,然后熬汤。煮沸后,加入少许冰糖调味即可。多糖不要放太多,可以健脾和水。非常适合三伏天吃。
3.按摩足三里穴位,如果能达到去水除湿的效果,需要每天早晚按摩,稍有酸痛感即可停止,达到去湿的效果。
三伏和末伏的区别
1.三伏包含最后一伏,是三伏中的一伏。三伏是第一伏、中间伏和最后伏的总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每年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高温、低压、高湿、低风速。“伏”的意思是被逼得躲到地下。三伏可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日期由干志历节气日期和干志历日期的组合决定。
2.按照我国传统的计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更日和第四更日分别是初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秋初后的第一更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耿一天隔10天,所以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规定时间是10天。由于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耿日(前半天)出现的早晚不同,中半天的天数从10天到20天不等。
2020三伏天时间表
1.初始结算: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2.中压: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3.最后电压: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4.“三伏”是第一、中、最后一伏的总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每年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