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
王家大院为什么说恐怖
从江西省广丰县有这样一座宅院,据传这个宅院里藏着明末的特务头子魏忠贤的宝藏,要知道魏忠贤那可是完全不逊于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的人物,当时的皇帝被称为万岁,而他则被称为9000岁,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滔天权势,可想而知能为他带来多少的财富。但在魏忠贤死后,有关于他家的财产去了哪里有着诸多的说法,但一直都没有人能够找到。而在这之后的几百年里,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魏忠贤留下财宝的找寻,可是从没有人真正得到过。那么有关这座宅子的传闻会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话,为什么魏忠贤的财宝会藏在那里呢?所谓的老宅又为什么时至今日才被发现呢?一圈三联,点个关注,要想弄清楚这个传闻的真假,我们还要从江西省广丰县的那座老宅。开始说起这座老宅,有一个传奇的名字叫做王家大院,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而说起这座老宅的面积,那就更是吓人了,总体建筑面积竟然超过了1万个平米,包含108个房间以及36个天井,再加上宅子周围的草地和花园,那足足占了40多亩地,其规模之宏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当听说这么一座老宅的时候,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对那种传言又信服了几分,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的确像是一个能藏匿大量财宝的地方。如今的王家大院已经传承到了第17代,这一代的王家家主名叫王全明,在他的讲述下,我们也是知道了更多有关王家大院的历史。据王全明所说,这座王家大院是他们的先祖王集贤所修建的。当年为了建造这座大院,王集闲花了整整37年的时间。耗费了几百万两的白银,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王家大院的规模。无论从建造时间还是耗费的资金来看,王家大院都堪称当地之最。这王家的先祖王吉贤那更是毫无人性。
不过,有钱人建造一座宅子也并不算什么稀奇事,这王家大院怎么就跟魏忠贤留下的财宝扯上关系了呢?原来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在王家大院附近有一座山叫平阳山,在平阳山上有一座已经废弃了的银矿,而这座银矿就和魏忠贤直接产生了联系。明朝末年,宦官干政的现象日益严重,国力也逐渐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大权有很大一部分都旁落到了大太监魏忠贤的手里。当时在平阳山上就发现了现在废弃的这个银矿,那皇帝自然要派人前去对银矿进行挖掘的。而负责挖掘这个银矿的人。
正是魏忠贤,据说在当年的工人们对这座银矿进行挖掘的时候,在银矿的深处发现了两只金牛角,这也就意味着银矿的下面有一座结结实实的大金牛,当时的工人们呢,也是立刻就不敢再挖了,连忙将此事上报给了魏忠贤。这挖出金牛可不是一件小事,在当时,凡是从地底下挖出的东西,那都是要上交给皇上的。可是魏忠贤却起了个歪心思,金灿灿的大金牛任谁看了都难免喜欢,这位忠贤自然也不例外,可是如果按照正常情况的话,这座金牛肯定是要献给当朝皇上的,于是魏忠贤就想了个点子,准备把大金牛给独吞了。于是魏忠贤就向当时的皇帝这么汇报了,说那座银矿里闹鬼不吉利,这皇上一听那还了得,连忙下了一道圣旨,将那座银矿给封了起来,并且永不再开放。
这皇上都下。圣旨了,那谁还敢抗命啊?于是,好端端的一座银矿就这么被废弃了,而那座从银矿中挖出的大金牛也顺理成章地落入了魏忠贤的口袋里。当然,这个所谓的大金牛只是魏忠贤万千财宝中的冰山一角,他真正贪污了多少财宝没有人能知道,但是据说在魏忠贤死后,他的那些财宝就被藏在了王家大院里,这又是为什么呢?根据当地老百姓的一种说法,王吉贤的先辈曾是魏忠贤手底下的红人,当年陪同着魏忠贤一起参加了对银矿的发掘,也自然知晓了魏忠贤私吞大金牛的勾当。
而在魏忠贤倒台以后,王吉贤的这个先辈就偷偷卷走了魏忠贤的全部家当。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位忠贤的宝贝哪是你想拿就能拿的,拿了就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乎,这王吉贤的先辈就带着自己的家人开始了亡命天涯的生活,四处躲避别人的追杀,这一躲就是几十年。在这逃跑的过程中,王家的那些后辈也都长大了,这其中就有王吉贤和他的父亲王义辉。
也许是王家的后辈们对多年的逃亡生活产生了厌倦,亦或是他们一家人走投无了,于是他们就想起了当年那个被明朝皇帝给封禁了的银矿,王家的这个先辈清晰的记得,在那个银矿的附近,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隐蔽性极高,特别适合一家人进行躲藏。于是一家人一合计,就来到了今天广丰县辖内的石都村落下了脚。为了掩人耳目,王吉贤当时还特意更改了自己的名字,用了一个王志贤的话。甚至后来一家人还做起了草纸生。
这种说法听起来倒是有鼻子有眼,但是这种说法是如何流传起来的?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根据?原来,当年在魏忠贤倒台之后,王家父子就带着家人来到了银矿附近的石都村,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是卡得刚刚好,你说这么多外地人早不来晚不来,这位忠贤刚倒台就过来了,而且附近又是魏忠贤当年挖掘过的银矿,这一切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怀疑,这王家人显然是带着某种目的来的。
而一开始石都村的居民还都只是怀疑,可接下来王家父子的一个动作彻底让他们坚定了之前的那种看法。王家父子当时为了隐瞒身份,谎称自己是从山西、浙江一带迁移过来的,可他们刚到达石都村,就开始大规模购置当地的土地,而且是不停的购买,更让人称奇的是,他们买地所用的东西,那都是白花花的银两。一看。
有钱人,可是有钱人谁会选择来到这么偏僻的一个山村定居呢?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啊。而且王氏父子买地的行为从清朝康熙年间一直持续到了嘉庆年间,前前后后买了上千亩的良田,直到今天,王氏的后人还保留着祖王集贤买地留下来的地基。王氏父子买地的原因我们前面也提到了,后来在这些土地上,王集贤就修建起了那座赫赫有名的王家大院。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对王氏父子的来历不简单,再结合附近的银矿以及魏忠贤倒台的时间,大家最终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王氏父子应该就是那个得到魏忠贤财宝的幸运。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问了,你前面不是说王家人后来做起了草纸生意吗?这钱难道就不能是人家自己赚来的吗?这种怀疑其实是合理的。历史上,王吉贤和自己的。王义辉的确是经商的一把好手,把草纸生意做的那是风生水起。据说当年整个广丰县的草纸生意都被王家人给垄断了,他们生产的草纸甚至还远销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按理说,生意做得这么大,当时的王家一定是财力,所以他们家当时建造这么一座豪宅,那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说是这么说,但根据一些专家后来的推算,王家大院的价值在当时如果换算成白银的话,基本上相当于广丰县一年财政收入的60%,如此庞大的一笔金钱是王家人根本拿不出来的,就算他们真的赚到了这么多钱,也不会全部拿来在当地建这么一座宅子。这么说起来,王家祖上的财富来得的确是有点不明不白,但是光凭借这所老宅的价值就跟魏忠贤的财宝扯上关系,那多少听起来都有些牵强呢。
不过,除了我们前面讲到的那种说法,在当地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能够说明王吉贤和魏忠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前面说到,王家大院的占地面积超过了1万平方米,包含108个房间和以及36个天井。与其说这是一座宅子,倒不如说它是一个村庄倒更为贴切一些。因为如此大规模的院落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其罕见的。规模如此宏大的一座老宅,明显不是一般人能设计出来的。据说王家老宅的设计图纸是当年王吉贤托皇宫里的人帮忙找人设计的,这个人在皇宫里还有着不小的权利。
当年王吉贤和宫里的一个老太监混得很熟,在有了建造王家大院的想法之后,王吉贤就找到了这位老太监,请他在皇宫里找个人帮忙设计一张图纸。没想到这王吉贤的话还挺好使,那个老太监立刻就找到皇宫里的一位工匠,为王吉贤设计了一张建造宅子的图纸,要知道当时皇宫里的工匠那都是为皇帝服务的普通人,哪能有这种待遇,更别提是皇宫里的太监了。由此可以看出,王集贤的身份绝对不一般。后来按照皇宫里那位工匠设计的图纸,王集贤就是巨资耗费了37年贤的时间,最终才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宅院。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呢?当地人是这么说的,说这王吉贤的祖辈应该就和宫里的太监相识,尤其和这魏忠贤的关系应该是相当不错,所以哪怕后来魏忠贤倒台了,明朝覆灭了,王家人依然和宫里的太监保持着极为良好的关系,咱们顺着这个思一想,王家人极有可能在当年获得了魏忠贤的财宝。而他们。王家大院的目的就是为了隐藏从魏忠贤那里得来的种种宝贝,当地为什么会流传出这种说法呢?因为从王家大院的设计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绝对是一个用来藏宝的绝佳地点。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就是王家大院的围墙,那高度简直可以当场劝退所有窃贼,安全系数那是相当的高。再看王家大院的房间,108间,每一间都是相互连通的,一般人进去估计绕都绕晕了,更别提去偷到其中的宝贝了。而且就算出现了什么意外,房间里面的人也能第一时间把那些宝贝进行转移。每间屋子里的窗格下面还装有护板,只要把护板往上这么一推,那外面的人就几乎什么都看见了。所以当看到王家大院这些特殊构造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想法,这座宅子用来藏宝,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既能防偷防盗,又方便转移财宝,那么如果这些财宝真的存在的话,当年王家的先辈们又会把他们给藏在哪里呢?
他们又为何会对自己的后辈们隐瞒这些财宝的去向?种种的疑问摆在人们面前,而要想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出被藏在王家大院中的财宝。而关于隐藏财宝的地方,在当地也流传着几种说法,这第一种说比较新奇,据当地的老人说,王家大院里面所用的大梁都是空心的,那些宝贝就被藏在空,当地文物部门特意派人对其进行了一番整修,而在当年整修的过程中,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王家大院里的一根大梁直接就脱落了下来,为了验证当地流传的那种房梁藏宝的说法,当时的工人就直接把那根房梁从中间给锯断了,可结果发现房梁里面的确是空心的,但却没有任何传说中的财宝。随着这根房梁被工人锯断,房梁藏宝的说法也不攻自破了。
紧接着又流传出了第二种说法,古井藏宝。可是后来人们在王家大院里反复找了很久,始终没有发现古井的存在。难道说那些宝贝真的被藏在了古井里吗?难道说王家的先辈们为了不让后人找到那些宝贝,于是就把井给填了?这种说法的确是让人难以苟同,不过在专家的一番耐心找寻下,最终在王家大院一个偏僻的侧厅中还是发现了一口,很明显,这口古井已经被人为给破坏了。
而关于这口古井被填的原因,在当地也流传着一种说法,王家的先祖王吉贤当年除了自己的正妻以外,还娶了不少小妾,而在那些小妾当中,王吉贤唯独只宠爱一人,因为只有那个小妾给王吉贤生下了一个儿子,剩下的小妾生的全都是女儿。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传宗接代这件事是极为看重。那个小妾给王吉贤生下了一个儿子,自然就会受到他的独宠。
可是有时候女人多了,自然就会出现争宠的现象,受到王吉贤独宠的小妾自然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嫉妒。后来有一次,这个小妾生下的儿子病了,有人就趁机给这个孩子下了药。可怜的孩子就这样一命呜呼,看到自己的儿子死了,那个小妾也是十分难过,没过多久就投井自杀了。让人奇怪的是,自打这个小妾投井自杀之后,王家就慢慢衰败了下来,家中的光景那是一天不如一天。
据说当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王吉贤把自家财宝埋藏的位置画在了一张藏宝图上,而那张藏宝图被小妾给带在了身上,在小妾投井自杀的时候,也就随他一起落入了井里。后来王吉贤也去世了,那些财宝的下落自然就无人能知了,而正是因为找不到那些财宝,王家才逐渐衰败起来,后来那口古井也被王家人给封了起来,如果关于藏宝图的说法属实的话,那藏宝图应该就在井里。
后来当地的考古专家也是特意来到了王家大院,对那口古井进行了试探性的挖掘,结果并没有发现。甚至连那位小妾的遗骸都没有看到,房梁藏宝和古井藏宝的说法先后被推翻,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版本的说法呢?这回王家人亲自发话了,说这个王家大院其实还有一个最为神秘的地方。王家大院最为出彩的地方就是它的建筑结构,整栋房子都是由榫卯结构搭建而成的。榫卯结构说起来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把木头制作成各种带卡子的形状,然后把这些卡子卡在一起,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钉子就能把整栋建筑给搭建起来,而且异常的牢固。而王家大院所用的榫卯结构很明显比一般的榫卯结构还要厉害许多,据说当年的木匠只要只一个主主榫卯就能把所有房间串联起来,而只要卸下这个主榫卯,整座宅子也就依次分解开来,听起来是十分神奇。
王家人说了,那些财宝很有可能。在,因为当初设计的时候是空心的,相当于一个用来藏西的藏室,这第三种藏宝的说法是王家人提出来的,按理说可信度应该要高一些。但是这种榫卯究竟在哪,王家十几代人都没研究明白。后来针对王家人提出的这种说法,也有建筑界的专业人士特意过来考察过,可是他们对此依然是束手无策。专家说了,要想找到主榫卯的所在,必须把所有柱子都给锯开,这很明显是不太现实的一种做法,也便向说明了榫卯藏宝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关于王家大院里流传有宝藏的说法,这些年一直没有断,可是却始终没有人能找出那些宝藏的所在,至今那些宝藏的下落依然是一个谜,这让人们不禁有些怀疑,也许魏忠贤的宝藏压根就不在王家大院里。
因为没有任何史料能。这表明当年魏忠贤的宝藏流落到了江西地区。虽然关于魏忠贤宝藏的说法可能只是一种猜测,但是不管怎么说,王家大院本身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它独特的榫卯结构,还是它身上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许我们真正应该纠结的不是魏忠贤宝藏的下落,而是如何对眼前的这座王家大院进行切实而有效的。毕竟,只有我们真正拥有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将来某一天,魏忠贤的宝藏会重现于世,但在那之前,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现有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