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选择。板栗应种植在排水良好的深、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山地种植海拔一般不超过400米。最好种植在阳坡,否则苞片少,空苞率高。
2、整地和施肥。在平地和缓坡上,要全面挖好整地(缓坡做成水平梯地),然后挖一个长0.8-1m宽0.5-0.6m深的坑(洞).每坑施腐熟有机肥50-100公斤,尿素0.5-0.6公斤,过磷酸钙0.4公斤,充分混合后施入坑内。对于酸性更强的土壤,应施用少量石灰。在某些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低于0.5ppm,因此每穴施硼肥10-15克作为底肥,以防止板栗因缺硼而出现大量空苞,导致减产。
3、殖民。一般每亩平地种植40-50株,呈正方形。在坡地上种植60-70株长方形植物。树木长大后,进行间伐或修剪,迫使树冠向上发育,建立速生密植林,有利于早期高产。造林前可以间作经济作物,可以用开垦代替照料。最佳种植时间为11月至12月和2月中旬至4月初。挖树苗时,尽量避免损伤根部。远距离运苗时,根部沾泥,用稻草包裹。出苗后应早栽,不能立即栽的先栽在脚跟。苗木不宜种植过深,嫁接苗愈合部位应露在地面,防止腐烂。
延伸阅读
栗子怎么去皮
1.热水浸泡:将生板栗洗净,放入器皿中,加入少许精盐,用开水浸泡,盖上锅盖。5分钟后,取出栗子,切开,栗子皮和栗子壳一起脱落。这种方法可以省时省力地去除栗子皮。
2.冷藏:栗子煮熟后,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两个小时,使壳和肉分离。这样板栗衣服很快剥下来,板栗肉就完整了。
3.微波加热:用剪刀将买来的生板栗的外壳剪开,放入微波炉中高温加热30秒,衣服和肉的内层会自动分离。用这种方法脱栗色衣服之前,一定要把外壳切掉,否则有可能导致微波炉失灵。
4.阳光暴晒:要吃的生栗子,如果暴晒一天,栗子壳就会裂开。
5.筷子搅拌:将栗子分成两半,去掉外壳,放入锅中。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用筷子搅拌,栗子皮就会与栗子肉分离。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板栗的营养成分。
6.热胀冷缩:用刀将板栗的外壳剥开,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取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3-5分钟,在不改变口感的情况下,很容易将板栗衣服剥开。
如何蒸板栗
1.栗子洗净,沥干水分。
2.用刀把栗子切回去。小心不要割伤你的手。
3.放在蒸笼抽屉里。大火蒸完,转中火15分钟,看到栗子开口。
4.板栗是我国最早食用的名坚果之一,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板栗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是世界上最高的。炒后的肉细腻,香甜可口,很受欢迎。
板栗在南方可以种植吗
1.南方可以种植板栗。适宜华南地区生长的板栗品种有铁力头、九家、石峰、元江一号等。
种植板栗应注意:
2.温度。板栗适宜在每年10 ~ 17的范围内生长。生长期(4-10月)日平均温度为10-20,冬季温度在-25以下,花期适宜温度为17-27。温度低于15或高于27都会影响授粉、受精和座果。在果实生长期的8-9月,平均温度在20以上可以促进坚果的生长。长江流域板栗主产区有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生长期平均温度为22 ~ 24,最低温度约为0。该地区温度高,生长期长,适合南方品种栽培。
3.湿气。板栗可以种植在年降雨量500 ~ 2000 mm的地方,但500 ~ 1000 mm是最适宜的地方。华南主产区年降雨量1000 ~ 2000 mm,生长期多雨,可促进板栗生长结果。然而,过多的降雨会减少光合产物,从而降低果实质量。
4.照明。板栗是一种畏光性很强的树种,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尤其是花芽分化对光照条件要求更高。光线不好只能形成雄花,不能形成雌花,这也是板栗树外围结实的主要原因。在日平均光照时间小于6h的山谷中,树木直立生长,叶细枝细,产量低,质量差。因此,应根据喜光性强的板栗的特点,考虑园址的选择、种植密度的确定、修剪方式等栽培管理。
5.土壤。板栗适宜生长在有机质多、通风良好的沙壤土中,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大量菌根的产生。在雨季粘性大、通风不畅、排水不畅(易积水)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板栗对土壤ph敏感,适宜的ph范围为4 ~ 7,最适宜的是5 ~ 6的微酸性土壤。石灰岩山区风化土多为碱性,不适合板栗开发。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土呈微酸性,通风良好,适合板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