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2023-09-01 209 0

八点左右,上海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根据季节和月份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每年的3月到10月的旺季时间,周二到周日的9:00-17:00开放,16:00停止入馆。

2.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淡季时间,周二到周日的9:00-17:00开放,16:30停止入馆。

3. 每年的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9:00-17:00开放,16:30停止入馆。

4. 每周一都是闭馆,不对外开放。门票价格为:

1. 普通票:45元/人。

2. 学生票:22元/人。

3. 儿童票:25元/人。请注意,门票价格可能会根据季节和节假日等因素进行调整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导读:

在德国自由大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收藏了一颗明显小于正常人的奇怪头颅,其面部肤色黝黑像是非洲人,但黄褐色的毛发、高挺的鼻子却表明这是欧洲人种的头颅,而且,它的嘴唇还被粗糙的麻绳缝合起来。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更为奇怪的是,在没有防腐措施的自然环境下,它竟然没有腐败的迹象……

那么,这颗头颅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它又为何会被这家博物馆收藏起来呢?

原来,这背后有着一个恐怖的悲剧故事……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01沿着安第斯山脉流浪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沿着安第斯山脉流浪》 作者:哈里·阿尔弗森·弗兰克 1917年出版

前几天,我在阅读《沿着安第斯山脉流浪》这本书时,被有着“流浪者先驱”雅号的弗兰克于百年前写下的一个故事惊到了。

在此,我就将这个故事分享给朋友们。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哈里·阿尔弗森·弗兰克

严谨地说,这并非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悲剧。在这个悲剧的背后,更有着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真相。

我先说说这颗头颅的来历。

根据弗兰克在书中的描述,这头颅的主人是年轻的德国人类学家弗朗茨·博斯(Franz Bosch)。

在上个世纪早期,即1905年—1906年期间,博斯曾去过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目的是研究亚马逊原始部落的文化。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1906 年 11 月,博斯抵达昆卡,这回他是打算研究居住在昆卡以东 70 英里处的安第斯山脚下亚马逊舒阿尔( Shuar )部落的古老仪式。

依据当地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乔伊斯的爱尔兰神父说辞,博斯所要研究的古老仪式其实是想亲自见证一场“缩头仪式”。为此,他曾多次与聘请的向导一起前往丛林,试图达成这个目的。

所谓的“缩头仪式”,其实是亚马逊舒阿尔人的一个传统习俗,即他们会将俘虏的敌人斩首,然后用特殊的方法再将那头颅缩小到原始头颅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制作好的缩小头颅被舒阿尔人叫做“赞赞”,拥有它,就象征着胜利、力量和骄傲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手持“赞赞”的舒阿尔人

作为人类学家的博斯,显然被这个传统习俗所吸引,因为亚马逊的“赞赞”在当时不仅是西方人热衷收藏的珍品文物,而且制作它的技术也是一个待解之谜。

然而,“好奇害死猫”,这句话就应验在博斯身上了。

1907 年 2 月,当博斯和他的向导未能按时返回昆卡时,包括乔伊斯神父在内的认识他们的人都认为他们二人在昆卡以东地区的研究进展顺利。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亚马逊丛林

几个月后,当乔伊斯神父走过昆卡广场的市场时,在并排悬挂着丛林药物和土著工艺品的展示中,他惊讶地看到两张熟悉的面孔,尽管它们的形状已经大大缩小了。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1960 年,在昆卡的旧金山广场向游客出售缩小的人头。

这位牧师后来在一份报纸上写道

“令我永远恐惧的是,我立刻认出了那飘逸的金发和与众不同的雅利安人特征,尽管博斯先生的身材很小。”

可怜的博斯,他竟然成了所要研究项目的标本“赞赞”了。

后来,乔伊斯神父以 11 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博斯的头颅。

在 1911 年的欧洲之行中,神父将博斯的头颅交给了他在柏林的父母。虽然非常悲痛,但博斯的父母决定采取特别的缅怀方式。

于是,德国自由大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就有了这颗奇怪的头颅。

02赞赞的秘制方法

斩杀敌人后,再将其头颅进行缩小处理,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习俗背后,实则与舒阿尔人的信仰有关。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舒阿尔人

舒阿尔人信仰万物有灵,他们认为敌人虽然被斩首,但灵魂依然存在于头颅内。

为了防止敌人的灵魂所带来的报复伤害,同时还能获得敌人的精神能量,他们就用麻绳将敌人头颅的眼睛和嘴巴缝合起来。

这样,敌人的灵魂就被封印在制作的赞赞里,而这个赞赞会被拥有者放在身边,保留一年后再抛弃。

关于赞赞的具体制作方法,我看过几个版本的揭秘爆料,这里归纳总结地简要概述一下。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制作赞赞的过程:图像来自《亚马逊头颅缩小术之谜》视频

首先,是将斩首的头颅头皮从后脖颈处划开,取出头骨。

然后将没有头骨的带发脸皮放入加注可可液的开水中蒸煮一个多小时。

完成这个过程后,用麻绳缝合眼皮、嘴巴和脑后的切口,再将烧热的石头和沙子填塞进头皮之中。

高温的石头和沙子可以吸掉多余的脂肪和水分,最后用灼热的石头熨烫面部,祛除杂毛,使得面皮光滑。

最后,制作赞赞的人需要饮用一种致幻药剂来恢复他的力量。

这就是制作赞赞的古老秘术。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舒阿尔人向族人传授制作赞赞的技术

据说这样可以将敌人的亡灵封印在头颅之中,他们就永远无法复仇,而且胜利者还将获得来自敌人的力量。

说起来,制作赞赞的舒阿尔人并非天生就是杀人狂魔,这个族群一直秉持“后发制人”的作战传统,也就是说,只要你不主动伤害我,我就与你和平相处,大家平安无事。

而且,制作赞赞的对象,仅限于敌人阵营的成年男性

然后,自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人闯入亚马逊丛林后,舒阿尔人却发生了自相残杀,种族几近灭绝的惨剧。

03惨绝人寰的买卖

1840年,西方的探险家和商人为寻找亚马逊雨林中的橡胶树,他们接触到了舒阿尔人的领地。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舒阿尔人的领地

当他们发现了赞赞这种诡异的“工艺品”时,竟视如珍品。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于是,这些西方人就用金钱甚至火枪来收购当地的赞赞,一时间,赞赞竟成了国际贸易的畅销货。

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这句话,用在舒阿尔人身上,才能真正体现出真正的侮辱性和伤害性。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正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十九世纪末,舒阿尔人的赞赞来源已经不再局限于成年男性的敌人了,他们用交易换来的火枪,猎杀同族人和外来移民。

而制作好的赞赞,就成了西方收藏家、科学家、马戏团和怪胎秀趋之若鹜的商品。

为了满足西方人欲壑难填的大量需求,结果市场上就出现了大量赝品赞赞。

所谓的赝品,是指赞赞的来源竟然是动物、女人、孩童,乃至死亡后已经下葬的尸体。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羊皮制作的赝品赞赞

可怜的德国人类学家弗朗茨·博斯,他在那个时期实地去研究赞赞习俗,这岂不是主动送人头去了吗?!

这种恐怖且可悲的惨剧,最终在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厄瓜多尔政府颁布禁止交易赞赞的法律后,才算结束。

如今,舒阿尔人已不再继续沿袭这种缩小头颅的习俗,他们认为自己回归到文明社会了。

上海公安博物馆刑事侦查馆 博物馆里头颅是谁的

技术复原赞赞的生前相貌

赞赞,作为人类历史真实存在过的产物,虽然已成博物馆的文物,但其背后透射的人性和生存法则,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文章

Switch怎样限制孩子下载的游戏类型
如何批量修改Word文档正文字体格式
win10设置新密码总是不符合
如何解决win10系统开机速度慢问题
win10休眠在哪里
win10如何更**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