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的品种要“土”,选择方法要“洋”。“公鸡好,坡好;好母鸡,好窝”。选鸡品种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生长快、抗病力强、个体强、生命力旺盛的好公鸡作为种鸡,其次要选择产蛋率高的母鸡作为种鸡。这类鸡种产的蛋适合种蛋;孵出的鸡是土鸡,性状优良。
2、大鸡育种要“本土”,鸡苗育种方法要“外来”。满月前鸡的死亡率高,是农民土法养鸡的突出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一是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温、消毒、防病措施;第二,饲料营养不全,或者说不符合鸡的胃口。要借鉴大型养鸡场养鸡的方法,严格鸡舍消毒,保暖育雏,喂全价饲料,定期免疫防病,尽可能提高鸡的成活率。鸡满月后抵抗力增强,会喂农村土料。
3、饲料要“土生土长”,配“洋”。农民家庭养鸡,很少在饲料搭配上下功夫。不仅造成饲料利用率低,还直接影响鸡的产蛋和生长。正确的饲养方法是:以原粮代替粉碎的颗粒料饲养,以单料代替配合饲料饲养,以平衡的方式饲养鸡而不是饿饱。可以买饲料厂生产的预混料,然后按照饲料配方的要求,把各种原粮磨碎,和麸皮、预混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饲喂。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饲养昆虫和喂鸡,尽量做到“肉”和“素”饲料搭配,按时喂食,均衡喂养。
4、饲养方法可以是“土生土长”,鸡病防治方法应该是“洋”。农村土鸡散养比工业化养鸡更容易传播鸡病,更难控制。因此,应吸收工厂化养鸡的做法,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鸡瘟等严重传染病的预防力度,防止传染病的广泛流行。
延伸阅读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区别
1、外观不同
土鸡和土鸡蛋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当一批(10个以上)鸡蛋出现明显色差时,基本可以判断为土鸡蛋;而普通的鸡蛋,体积比较大,个体差异不大,壳色较暗。
2.不同的蛋壳
土鸡蛋的蛋壳钙含量高,蛋壳厚,硬度高;普通鸡蛋的蛋壳薄而脆。
3.不同的蛋黄
土鸡蛋的蛋黄一般是金黄色;普通鸡蛋的蛋黄一般是淡黄色的。
4.味道不一样
天然鸡蛋不含任何合成抗生素、激素和色素。与普通鸡蛋相比,土鸡蛋的蛋白质更厚,味道更鲜美。
土鸡的识别方法
1.自由放养的农场鸡羽毛鲜艳,精神饱满,动作灵活。他们跑来跑去,爱活动,所以脚很细,基本没有肉,鞋底也比较粗糙。鸡皮毛孔细密,皮肤发黄。
2.关在笼子里养的喂鸡,一般鸟嘴钩都被切掉了,嘴巴看起来很钝,而土鸡的嘴很尖,有钩,有些磨损。
3.散养农家鸡鸡爪薄而干,爪下应有明显茧,爪尖磨损程度也很明显。当土鸡四处走动时,它们的爪子会磨损。土鸡一般体型小巧,外形美观,体型窄小紧凑,胸肌和腿部肌肉强壮。真正的土鸡肌肉比较紧绷,基本没有皮下脂肪,腹部脂肪不多且油,反应比较敏感。至少普通人是抓不到它空手,飞檐走壁,乱石坡在地上!
4.土鸡在外面养久了,毛色有一种鲜艳的感觉,所以炖久了。一般两三个小时。鸡肉炖好后,汤是金黄色的,看起来很亮。汤的表面结块了脂肪,味精等所有调料都没有放进去,所以有一种特别新鲜的味道。
5.生长周期长,自然成熟的鸡,肾比较大。土鸡生长纯天然,营养价值高,味道细腻鲜美。
土鸡蛋腌制方法
1.盐水腌制鸡蛋:腌制时,将盐溶解在沸水中,直至饱和(即盐水有点咸,有点苦)。盐水冷却后,将洗净晾干的鸡蛋一个个放入盐水中,倒入一小杯白酒,密封罐子。30天左右就可以开坛拿出来煮了。用这种方法腌制的咸蛋简单快捷,蛋黄富含油脂,特别清香可口。
2.用白酒腌制鸡蛋:腌制时,将洗净、晾干的鸡蛋放入白酒中,逐一蘸取,然后将精盐滚入容器中,放置30天左右。这个方法最简单。
3.五香蛋:取适量花椒、五香八角、蒜子、生姜、精盐,放入水中煮20分钟,然后倒入瓷缸中。然后将洗净的鸡蛋浸泡,将坛口封紧,40天后即可食用。这种咸蛋味道浓郁,略带咸味,味道鲜美。
4.草木灰腌制:在草木灰中加入盐,用水蘸在蛋壳上(市场上常用这种方法腌制)。
5.米汤腌制,用米汤或煮米粉后的汤加入黄泥或红泥,加盐(盐的量不成比例,根据咸淡要求加入)。据说这种咸蛋黄出油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