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气象上,台风是指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海)海面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发生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并达到相同强度的热带气旋被称为飓风。
2、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的规定,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类。有时候,不同地方公布的成绩和名字会略有不同。
3、因为海洋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台风,所以二战期间美军在关岛(现迁至夏威夷)设立的联合台风预警中心被用来命名每一个台风。名字都是女性,后来1979年又加了男性名字。从2000年开始,由国际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负责命名台风。目前台风委员会14名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提供10个名称,分为5组。
4、实际命名工作移交给日本气象厅(东京地区专业气象中心)。每当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的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将根据列表给出名称,同时给出一个四位数。数字的前两位是年份,后两位是当年热带风暴的生成序列。比如0312,2003年的12号热带风暴(当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12号强热带风暴;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12号台风),英文名krovanh,中文名“korowan”;0313,2003年第13号热带气体风暴,英文叫杜娟,中文叫杜鹃。台风的中文名称是由中国气象局和港澳气象部门协商确定的。
延伸阅读
台风如何命名
1.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统一台风命名规则,并于2000年投入使用。
2.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台风命名。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称,共计140个名称,整理回收。
3.如果台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会永久保留该名称,并从名单中删除。空缺的名称由原提供国或地区重新推荐。
台风的特点
1.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洋表面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刻的“热带天气系统”。在中国,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根据靠近底部中心的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分为6个等级,风力12级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2.广义而言,“台风”一词不是热带气旋强度。中心持续风速为每秒17.2米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严重热带风暴和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的台风)称为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指热带气旋本身。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时,其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七号台风海高斯什么时候生成
1.根据中国中央气象台今天发布的最新台风路径预报,受上述因素影响,预计7号台风“海高丝”正式生成时间将推迟至8月18日上午8时左右,届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将达到每秒18米,强度等级将达到8级热带风暴级别。
2.与此同时,在中国的最终着陆时间也将发生变化,从8月19日的前一天晚上到8月20日上午。由于海上发展时间较长,登陆最大强度将明显高于之前的预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将高达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8.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