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功率镜子的使用
(1)取出放置显微镜:一般存放在柜子或盒子里,使用时从柜子中取出。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握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离桌子1-2英寸,方便坐和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不要握着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载物台的通光孔(旋转时听到敲击声,表示物镜光轴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抬起集光器,将反射镜转向光源,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打开右眼),同时调整反射镜的方向,直到视野中的光线均匀明亮。
(3)载玻片标本的放置:取一个载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确保带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勿倒置。用推动器的弹簧夹住,然后转动推动器的螺钉,将待观察的部分调整到光孔的中心。
(4)调整焦距:用左手逆时针转动粗调仪,使载物台从物镜到标本慢慢上升到5 mm左右。升起舞台时,注意不要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看着镜台从右侧上升,以免上升太多,对镜片或标本切片造成损伤。然后双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慢慢顺时针转动粗调仪,使载物台慢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体。
(5)如果物体图像不在视野中心,调整推片器将其调整到中心(注意,幻灯片的移动方向与物体图像在视野中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视野中的亮度不合适,可以通过提升集光器的位置或打开和关闭光圈来调节。如果载物台下降超过工作距离(5.40mm),调整焦距时看不到物体,说明操作失败,应重新操作,切不可盲目急抬载物台。
2、如何使用大功率镜子
(1)选择目标:首先将待进一步观察的部分调整到低功率镜下的中心,同时将物体图像调整到最清晰的程度,以便在高功率镜下观察。
(2)转动转换器,更换大功率镜头。转换高倍率镜头时,转速要慢,从侧面观察(防止高倍率镜头与载玻片碰撞)。如果高倍率镜头与载玻片发生碰撞,说明低倍率镜头焦距没有调整,应该重新操作。
(3)调整焦距:切换大功率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可以看到不清晰的物像。可以逆时针移动微调器的螺旋约0.5 ~ 1圈,可以得到清晰的物体图像(不要使用粗调器)。
(4)如果视野亮度不合适,可以通过集光器和光圈调节。如果需要更换载玻片标本,在取出载玻片标本之前,必须顺时针旋转粗调器(切勿转错方向)以降低镜台。
3、油镜怎么用
(1)使用油镜前,必须用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
(2)将集光器升至最高位置,并将光圈打开至最大。
(3)转动转换器,使大功率镜头离开通光孔,在被观察部位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芳香沥青,然后慢慢转动油镜。更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看镜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这样镜片就可以浸入油中而不会压碎载玻片。
(4)用左眼观察目镜,慢慢转动微调器,直到物体图像清晰。
(5)如果没有物体图像或目标被忽略而想再次搜索,则在加油区外搜索时应遵循低倍率高倍率油镜的程序。换料区的重新搜索应遵循低m程序
延伸阅读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一只手扶着镜壁,另一只手扶着镜座,将显微镜放在面向光线的平板桌面上。
2.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稍微向左。安装目镜和物镜。
3.瞄准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功率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2厘米。将一个大光圈对准光孔。将左眼放在目镜中,右眼睁开,以便日后观察和绘图。转动镜子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
电子显微镜原理
1.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用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来产生样品表面的图像。
2.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产生包含样品表面形貌和成分信息的各种信号。电子束通常以光栅扫描模式被扫描,并且电子束的位置与检测到的信号相结合以产生图像。
3.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达到1纳米以上的分辨率。可以在高真空、低真空、潮湿条件下(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各种低温或高温下观察样品。
4.最常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模式是检测电子束激发的原子发射的二次电子。可以探测到的二次电子数量取决于样品的形貌和其他因素。
5.通过扫描样品,用特殊的探测器收集发射的二次电子,就可以产生一幅显示表面形貌的图像。它还可以产生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并且图像是三维的,从而识别样品的表面结构。
显微镜正确使用的方法
1.将低倍镜转到镜筒底部,与镜筒对齐。
2.移动镜子,调整到没有阴影的最亮视野。反射器有两个侧面:平的和凹的。光源强的时候用平面,暗的时候用凹面。当它需要强光的时候,它就升起聚光镜,放大光圈。当需要弱光时,适当降低聚光器或缩小光圈。
3.将待观察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转动粗调器,使镜筒下降至靠近标本的物镜。旋转粗调仪时,必须靠在镜子上,仔细观察物镜和样品之间的距离。
4.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旋转左手进行粗调,使镜筒缓慢上升调整焦距,使视野内的物体看到就停止,直到标本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