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组介绍

2023-09-05 249 0

1、一维线性方程是指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两边都是代数表达式。一个线性方程只有一个根。一元线性方程可以解决大部分工程问题,出行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

2、一维线性方程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古埃及。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华拉齐奥米在他的著作《对消与还原》中提出了“合并相似项”、“移位项”的思想。16世纪,数学家大卫创立符号代数后,提出了方程的移位和除法的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正式将这类方程翻译成一维线性方程。

延伸阅读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又称理想气体定律和普适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压力、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之间关系的状态方程。它是以玻意耳-埃德姆马略特定律、查理斯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为基础的。

2.它的方程式是pv=nrt。这个方程有四个变量:p指理想气体的压力,v指理想气体的体积,n指气态物质的量,t指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数:r是理想气体常数。可以看出,这个方程有很多变量。所以这个方程以变量多、适用范围广而著称,也近似适用于常温常压下的空气。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方程式

1.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 so3=na2so4 h2o(当三氧化硫较小时)和naoh so3=nahso4(当三氧化硫过量时)。

2.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易升华的固体,有三个相。(高中化学一般认为正常情况下是液体,标准情况下是固体,加热后是气体。)-so3为丝状针状,密度1.97g/cm3,熔点62.3;-so3石棉为纤维状,熔点62.4,50可升华。-so3为玻璃态,熔点为16.8,沸点为44.8。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放出大量热量。所以也叫硫酸酐。

乙酸乙酯的制备方程式

1.乙酸乙酯的制备方程式:ch3cooh ch3ch2oh=可逆反应=(浓硫酸,加热)ch3cooc2h5 h2o。

2.实验过程如下:

(1)配制乙醇、浓h2so4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为: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h2so4,最后加入乙酸。

在乙醇中加入浓硫酸时,为了防止液体因搅拌时产生的热量而飞溅,应边加入边振动。当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冷却后,再次加入乙酸,以防止乙酸蒸发造成浪费。

(2)该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的。酯化反应是指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酯化发生时,羧酸分子中的羟基和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通常一起被除去形成水,其余结合形成酯(酯化属于取代反应)。

(3)由于该反应是可逆的,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收率,需要适当增加廉价原料乙醇的用量,尽可能多的生产乙酸乙酯,同时也可以提高高成本的乙酸转化率。因此,实验中有必要使用过量的乙醇。

(4)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注:酯化反应需要浓硫酸,酯的水解反应需要稀硫酸。

(5)在加热实验之前,应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加热过程中沸腾。

(6)试管b中饱和的na2co3溶液具有以下作用:中和乙酸(混有乙酸乙酯的乙酸与na2co3反应并被除去),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促进溶液分层,析出乙酸乙酯。同时,乙酸乙酯可以被冷却以减少乙酸乙酯的挥发。

注意:饱和na2co3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因为naoh溶液太碱性,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再次变成乙酸和乙醇。

(7)装置中长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回流,防止因蒸发而损失未反应的乙酸和乙醇。

(8)气道不应伸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反吸。

(9)反应的加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用小火微热一段时间,然后用大火加热使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发。小火微热的目的是防止未反应的乙酸和乙醇蒸发掉,后期大火蒸发的目的是将乙酸乙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有利于可逆反应平衡向生产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相关文章

Switch怎样限制孩子下载的游戏类型
如何批量修改Word文档正文字体格式
win10设置新密码总是不符合
如何解决win10系统开机速度慢问题
win10休眠在哪里
win10如何更**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