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是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出现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段连绵阴雨天气。由于梅雨季湿度高、气温高,各种物品尤其是衣物很容易发霉,因此有人称之为“霉雨”。一般在梅雨季的连绵多雨过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主导天气,标志着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季的形成通常是由于气旋或锋面在当地停滞而产生的。每年的五、六月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加强,湿热的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随即向我国南岭一带扩散。与北方来的较冷的温带气团相遇,在锋面上产生了气旋或低压系统。这些气旋或低压系统向东移动时,常常被我国沿海地区的高压系统挡住,因此行动缓慢。这些气旋或低压系统先后滞留在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南部,导致当地天气阴雨不断,形成了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
梅雨季开始的那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则称为“出梅”。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和干支结合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节气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节气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节气当天的天干为丙,则该日就被定为入梅;小暑节气当天的地支为未,则该日就被定为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