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是四川方言,意指外出用餐,去酒楼或饭店吃饭。古代中国以农耕社会为主,家家户户都自给自足,只有极少数人出门做生意才会选择外出用餐。这就是为什么饭馆通常只为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提供有偿服务,地位比较低下。因此,“下馆子”的说法便应运而生。而四川方言则起源于古巴蜀语,其中的原始词汇如“坝”、“姐”、“养”等,仍延续至今。
随着历史进程和人口流动,四川话不断发展变化。首先在秦灭蜀之后,蜀地区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蜀语。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明清时期,来自湖广等地的大量移民加入了蜀语与各地方言的演变和融合的进程,最终形成了现代的四川话。
现如今的四川话形成于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朝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