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来香火炽盛,其中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大佛寺、海幢寺属于规模较大的寺庙,并称为广州佛教的“五大丛林”。另外,广州还有许多供奉文曲、关帝、北帝、财神、金花娘娘的庙庵宫观。然,在广州众多的寺院中,最著名的一定是光孝寺,在广州有一句俗语: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所以,有人说:来广州,游羊城,一定要到光孝寺看看。
光孝寺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寺院,根据记载,光孝寺最初是广州南越王赵建德的一处私苑;到三国时,被吴主孙权贬谪到广州的虞翻在这里结庐讲学,当时被称为虞苑,虞翻的后人施宅为寺,取名“制止寺”;到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弘传佛法,在制止寺修建筑了大雄宝殿,又改名为“王园寺”;到唐宋时期,又多次改名;一直至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改名为“报恩广孝禅寺”,绍兴21年再改名“光孝寺”,到了明成化18年(即1432年),明宪宗敕“光孝禅寺”后,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华林寺祖师墓群
西来第一站,即广州华林寺。
上篇说到广州一号线长寿路的地铁出来一路直下,很快就到了华林寺的路口。 现在方便得很,华林寺也开了有地铁,D出口,出来一分钟不用,就能看到寺门。
地铁口和玉器街入口
地铁出来看周围林立的大厦酒店,还有各式珠宝加工店铺,不禁感叹沧海桑田。
当时的达摩大师就在这不远处赤脚上岸,结草为庵,未曾想过,现在这里竟然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玉器一条街,雕刻的主题也有很多各式佛教人物造像,也算是玉石头开出了“花”(“华”在古时就通“花”字),蔚然成“林”了。
走两步,看到门口围了电力检修的栏杆,乱停的五彩单车,还有堆的沙石,心头一凉,不会不开门吧?
电力检修关闭的寺门儿
细看了下两扇红墙,一边是弘一法师的字“南无阿弥陀佛”,另一边是启功先生的书法“念佛成佛”。
及至佛地,一念清净啊。
华林禅寺门口并不大,门联:
华花世界观十方诸佛,
林远鹫山隐五百应真,
取了华林两个字为联子的首字。佛法在世间,花花世界其实到处都是佛;山林高远,罗汉们隐在灵鹫山里修行。
灵鹫山,也是释迦牟尼曾经修行和讲法的地方,可能是山里的鹫鸟多,也可能是山顶石头像只大秃鹫,这得到印度去走走才知道。
这副联子,其实讲了两种修行的境界或态度,入世或出世,观自性即佛,在花花世界自度度人; 或隐遁修行,自己搞明白,印证真道。(五百应真,指的就是五百罗汉,是华林寺的镇寺之宝,大家一般能看到十六罗汉,十八罗汉,真要凑齐五百个不容易。 )
也经常有讨论,到底哪个境界好,哪个不好?但其实,是两种都需要啊,根本是两条腿走路。不能自了解脱,自然也无法助人解脱;成天在这世界里豁豁折腾,没有根本的见地和扎实的功夫,也是不行的。
寺门口还凿了一个假山放生池子。还好看见立了个牌子,说入口处只要一拐。
这一拐,不要紧,路子收紧了,人突然就变多了,簇拥着几步就进寺里了。
原来,今儿是初一啊!
信众们都赶来上香,还有嗡嗡的法会,到中午,看到大树下大家都在排排坐,等着吃斋。 整个寺里出入口、停车场、流通处都还在搞整修,到处各种指示牌子,再加人一多,就显得有些杂乱。
马上跃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祖师殿”,气质是到位的,很震撼。
祖师殿正面
据说是90年代重建的,祖师殿前垫起一个小广场,两层殿沿又压得很低,四角翘起来,殿屋顶装饰着有石湾陶塑花脊,两条大龙戏珠,整个祖师殿的色彩和表现力一下子就出来了,庄严、肃穆又不失灵动。
正门回廊前还有六根蟠龙石柱,确是栩栩如生。尤其面门两层的“祖师殿”匾额,苍劲有力。
苍劲有力
殿前广场的石柱子上,放着一盆盆精神扎起的百合康乃馨等; 炉子里的香火很旺,一阵风吹来,袅袅清烟,大家的祈求都跟着上了天了吧。
殿内供奉的是一尊双目微闭,跏趺而坐的菩提达摩铜像。据说高6.88米、重10吨,是现在世界最大的达摩祖师铜像。佛像们我就不拍拍啦,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看。
真的,材质、质地真的很重要,看起来就非常地厚重称心,不像一些贴金箔的佛像,总感觉里头是空洞的,又很脆弱,被保护得好好的,就担心游客们一戳就破。
再一抬头,两块匾“一花五叶”,“直指人心”。
一花五叶,讲的是禅宗初祖达摩来到中国,传至六祖惠能,便大放光明,后来出了五个不同的宗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最大宗门。
而“直指人心”,便是禅宗心要关键中的关键。还是和“祖师殿”一样气质的字,原来都是释光明住持写的,真的是好看、大气、直截!
达摩祖师头上的匾额
真的,匍匐拜拜,再抬眼仰头,非眼见不能表达的震撼。
在书本印刷品上,软绵绵的文字,和在现场,这样庄严肃穆的环境里,看到这样的书法,真的是不同的感受。
当然,其实在那个当下,也没有这么多想法,就怔怔看了一会。 但现在写着, 整个感受就全记起来了。
这大概就是“行万里路”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