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一张“穿好丝袜等我”的截图流出,让我们有幸目睹了“丝袜病毒”的诞生,也把湖南某些部门和久其软件推上风口浪尖。
事发后,备注为“省政府办公厅”的当事人解释称自己的微信号被盗,以上信息为恶意群发。
当事的另一方久其软件项目负责人则称,该群被病毒入侵。没多久,久其软件又发公告称,自己公司没有任何人代表公司就这个事接受过媒体的采访。
16号,涉事单位又发布通报,称当事人“省政府办公厅”的胡某某已经向单位报告此事,并自称微信号被人盗用,于当晚在3个群里都发了不雅信息。
盗号、病毒入侵、盗号...至此“丝袜门”经历了几波反转,“丝袜病毒”变成了“丝袜黑客”。
民众之所以如此关注“丝袜门”,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是盗号或病毒,那这就不是一起桃色新闻那么简单,其中很可能牵涉到贪腐。
当事各方如此着急回应,道理也很简单,久其软件不想影响自己的利益,湖南有关部门不想因此陷入负面舆论,当事人急于撇清关系不想因此自毁前途。
但有时候,你越着急就越容易出错。不管是盗号还是病毒,看起来都很荒谬站不住脚。
首先,微信登录有多麻烦大家都知道,盗号的可能性不是太高。就算真的被盗号了,如果微信群你不是提前保存下来,当你用新设备登录微信号时,在这个设备上压根找不到微信群。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是病毒或盗号,那做这件事的黑客是脑子不好使吗?你想想,一个黑客,甚至有可能是一个团队,历经万难付出无数努力,终于破解了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屏障,他们无比兴奋,他们兴奋之余不去搞钱,不去获得利益,只为了盗用这个当事人的微信号,然后在群里说一句:“你老公在家不,记得穿丝袜。”
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什么病毒这么骚,还爱看人妻丝袜,这是曹操病毒吧?
说到这,我想起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2016年12月13日,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微博发出后不久又删了,罗崇敏随后发文澄清:“感谢大家关心,我的手机、身份证、以及手机内微博等信息被盗。”
2017年11月,罗崇敏因严重违纪问题,被开除党籍,降职处理。2023年2月,罗崇敏又被取消副处级退休待遇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罗厅长手机“被盗”整整5年后,郑州轻工业大学体育学院的谭院长,在工作群里发不雅信息。
随后,谭院长解释称微信号被盗。
那一次腾讯的反应很快,没多久就发了声明,称调查发现该微信号并没有出现盗号问题,我们的产品很安全,你们别瞎说,瞎说我就要追究你法律责任。
在腾讯的打脸和舆论重压下,郑州轻工业大学启动调查程序,确认盗号情况不属实,并将谭院长停职。
历史就是那么有意思,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情节,总是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重新上演。
这才刚刚过去一年,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但是和上次相比,这次“丝袜门”却显得有点反常。
一年前的事情中,谭院长反应速度极快,在不雅信息刚刚发出去后就说自己被盗号了,还说自己接到了诈骗电话,并且托公安朋友找回,可谓做戏做全套。
谭院长的说辞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当时群里清一色的“理解”,本以为谭院长会就此平稳落地,但还是栽了。究其原因,腾讯的那一纸通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一次,几个当事人数次改口,且满是逻辑漏洞,但自始至终作为当事一方的腾讯却没有任何表态。
其实我是很相信微信安全性的,毕竟腾讯的实力摆在那,微信那么多用户,技术壁垒不是说想攻破就能攻破的。到底有没有被盗号,这对腾讯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微信技术团队通过IP地址和mac地址随便一查就知道了,说白了腾讯心里也很清楚到底有没有病毒入侵到底有没有盗号。
那为什么腾讯这次迟迟没有通告?或许腾讯也有自己的考虑,因为在郑州轻工业大学和省政府办公厅面前如何取舍,腾讯心里还是有数的。虽然两者都是正厅级单位,但“含权量”却有天壤之别。
最后我想说,病毒和黑客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也不能冤枉人家。一定要查明真相,还病毒与黑客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