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交通地图高清版
安徽省在中国地图位置?
安徽省在中国地图位置?
安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中国属于华东地区。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
安徽文化主要由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组成。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为何安徽的高速没有一条是畅通的?
原因1地理位置:安徽西承河南、湖北、北接山东,均劳动力输出大省。
2高速车道少,安徽早期建设高速,未规划长久策略,加之,近些年私家车保有量显著增加。
3节假日出行高速免费,更多车辆会涌入高速。
安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安徽省地处华东、华中、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南北区域分界线。发展安徽,可以有效地利用好安徽的优势地理位置,积极将华东地区的优势逐步转化到中西部地区进行发展。安徽可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带动皖西、鄂东、豫东南等实现共同发展。
安徽拥有长江水道,还有淮河等水系,合肥、蚌埠、芜湖均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目前安徽已经形成优质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能源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工产业等支柱产业。
安徽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和工业农业方面的介绍?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长江流经安徽境内约400公里,淮河流经省内约430公里,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公里。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五个地貌区。
淮河平原区,包括沿淮及淮北广大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26.6%,地势坦荡,由西北微微向东南倾斜,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又经黄河数度南徙夺淮,加积了黄泛堆积物,海拔15~20米,仅东北部分布海拔100~300米的低山、丘陵。
江淮台地丘陵区,位于淮河平原与沿江平原之间,约占全省总面积25%,由台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组成,台地分布该区中部和西部,海拔50~80米,大部为剥蚀堆积台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该区东部,海拔100~300米,呈北东向断续展布,由片岩、千枚岩、玄武岩、石灰岩等组成。江淮台地丘陵的核部,自东而西拱曲上升,地势略高,地面分别向南北倾斜,与皖西山地共同构成长江与淮河分水岭。
皖西丘陵山地区,位于安徽省西部,与鄂、豫两省接壤,约占全省总面积10%,为大别山脉的主体,平均海拔500~1000米,1500米以上的高峰多座,最高峰白马峰1774米,山体多为北西走向,为河谷深切,山间分布断陷盆地,多呈椭圆状。
沿江平原区,位于安徽省长江沿岸,约占全省总面积18.4%,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海拔10~60米,由西向东渐次降低。平原上分布成片的低山、丘陵,海拔300米左右,北东走向为主。长江安徽段河谷宽、狭相间,宽段有江心洲发育。
皖南丘陵山地位于安徽省南部,与浙、赣两省毗连,约占全省总面积20%。由天目—白际山脉、黄山山脉和九华山脉组成,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山脉莲花峰海拔1873米。山间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徽州)盆地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