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即身体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比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以及和别人的关系。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有情感上的体验,比如身高外貌导致的骄傲、自信或自卑。并且,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目的、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要善于自我分析,深入了解自己,更好地了解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2、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本,能知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要主动从别人那里认识自己。我们应该虚心倾听别人的评论,同时客观冷静地分析别人的评论,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
3、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别人的评价必然会有自己的主观投射,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我们纵向比较自己与过去和未来,横向比较自己与同龄人或条件相似的人,通过更全面的纵向和横向社会比较,正确认识自己。
4、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组织活动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阅读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和成绩,更客观的认识自己。
延伸阅读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觉运动阶段。有了这个图式,孩子可以协调感觉输入和动作反应,然后依靠动作来适应环境。
2.在操作前阶段(2-6岁,7岁),儿童将感知到的动作内化为表征,建立符号功能,可以用心理符号(主要是表征)进行思维,从而在思维上有质的飞跃。
3.具体操作阶段(6、7岁、11、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从操作前阶段的表征图式演变为操作图式。
4.形式操作阶段(11、12岁及以后)在此期间,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水平。
情绪的构成
1.认知评估:认知系统在注意到外界发生的一个事件(或一个人)后,自动评估该事件的情绪色彩,从而触发下一次情绪反应。
2.身体反应:情绪的生理构成,身体自动做出反应,使受试者适应这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3.感觉:人经历的主观感受。
4.表情:表情和声音的变化表现了这个人的情绪,是将情绪主体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他的行动意图传达给周围的人。情感的表达既有人类的共同元素,也有不同地方的独特元素。
5.行动倾向:情绪可以产生动力。
如何认知老年人泡脚时的注意事项
1.泡脚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冷,一般应保持在38-43。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把脚放在38左右的水中,然后通过逐渐把洗澡水加热到42左右来保持水温。洗澡时,水通常溢出脚踝,经常摩擦。但是糖尿病人和皮肤敏感的人要注意,因为他们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水温过高容易导致烫伤。
2.老年人最好用底面积很深的木桶泡脚,这样脚可以舒服的平放,水可以一路泡到小腿。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使用金属锅和塑料锅,否则液的有效成分会损失一部分。
3.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最好在脚热的时候搓脚底,穿袜子保暖,等全身热度慢慢降低后再入睡。